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踞炉炭上 > 踞炉炭上的成语解释

踞炉炭上

读音(发音): jù lú tàn shàng

详细解释(意思):踞:蹲、坐。蹲在炉子的炭火之上。形容处境险恶,不堪忍受。

出处(典故): 《晋书·宣帝纪》:“军还,权遣使乞降,上表称臣,陈说天命。魏武帝曰:‘此儿欲踞吾著炉炭上邪!’”

示例:

踞炉炭上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踞"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炉"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炭"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上"的成语

踞炉炭上相关推荐

成语"踞炉炭上"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踞炉炭上"逐字解释参考

jù①叉开腿坐,亦说“箕踞”,是一种随便的不拘礼节的坐法。《史记·高祖本纪》:“沛公方~床。,使两女子洗足。”②蹲;蹲坐。《左忠毅公逸事》:“令二人蹲~而背倚之。”③倚;倚靠。《史记·留侯世家》:“汉王下马~鞍而问。”【踞肆】⒈踞坐。《后汉书·鲁恭传》:“蹲夷~,与鸟兽无别。”⒉傲慢放肆。《汉书·叙传上》:“何有~于朝。”⒊气势雄壮的样子。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ú①盛火的器具,作取暖、烧饭或冶炼用。《论衡·寒温》:“火这在~,水之在沟。”②古代酒店前放酒瓮的土台子,也用作酒店的代称。《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③熏炉。李清照《孤雁儿·藤床》:“沉香断续玉~寒。”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tàn(1)木炭的通称。(2)象炭的东西:山查~。(3)<方>煤。【炭化】古代的植物埋藏在沉积物里,在一定的压力、温度等所起的作用下逐渐变成煤的过程。也叫煤化。【炭精】(1)各种炭制品的总称。(2)<方>人造炭和石墨的总称。【炭精棒】用炭和石墨制成的各种棒状制品,用来做弧光灯、电池等电器中的电极。【炭疽】急性传染病,马、牛、绵羊等家畜和人都能感染,病原体是炭疽杆菌。病畜的症状是发高热,痉挛,口和肛门出血,胸部、颈部或腹部肿胀。人感染后,发生脓疱、水肿或痈,也能侵入肺或胃肠。家畜的炭疽病有的地区叫癀病。【炭疽病】炭疽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牛、马、羊等食草动物。人通过接触病畜的皮毛或食用病畜肉类而得病。以皮肤炭疽为最常见,局部出现疱疹、坏死、溃疡,最后形成黑色焦痂。【炭盆】烧木炭的火盆。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shàng①上面;位置在高处的。《陈涉世家》:“辍耕之垄~,怅恨久之。”《墨池记》:“新城之~。有池洼然而方以长。”②等级高的;质量高的;上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大夫。”《邹忌讽齐王纳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赏。”③地位高的人;主持、领导的人。《谋攻》:“~下同欲者胜。”特指君主、帝王。《周亚夫军细柳》:“~自劳累。”《东方朔》:“~伟之。”④时间或次序在前的。《屈原列传》:“~称帝喾,下道歉齐桓,中述汤武。”《陌上桑》:“东方千余骑,夫婿居~头。”⑤上升;登上。《陈情表》:“郡县逼迫,催臣~道。”《游黄山记》:“十里,~黄泥冈。”⑥向上。《鸿门宴》:“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指,目眦尽裂。”《赵威后问齐使》:“~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⑦献上;送上;呈上。《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乃敢~壁。”《狱中杂记》:“狱辞~。中有立决者。”⑧向上;走向。《孔雀东南飞》:“~堂拜阿母。”《柳敬亭传》:“始复~街头理其故业。”⑨装上;加上。《冯婉贞》:“以枪~刺刀相博击。”⑩通“尚”。崇尚。《史记·秦始皇本纪》:“~农除未,黔首是富。”shǎng上声。汉语声调之一。钟嵘《诗品序》:“至平~去入,则余病未能。”【上足】⒈徒弟的美称,相当于“高足”。⒉指骏马。【上手】⒈技艺高超的人;高手。⒉先例;榜样。⒊先前经手的人。⒋较尊的位置;处在较尊的位置上的人。【上头】⒈首位;第一。⒉古代男子束发加冠或女子束发插笄,是成年人象征。娼妓初次接客。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