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块积苏
读音(发音): lěi kuài jī sū
详细解释(意思):重迭的土块和堆积的柴草。形容居住的地方很简陋。
出处(典故): 《列子·周穆王》:“帝之所居,王俯而视之,其宫榭若累块积苏焉。”
示例:
累块积苏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累"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块"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积"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苏"的成语
累块积苏相关推荐
成语"累块积苏"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累块积苏"逐字解释参考
lěi①堆叠;堆积;积累。《乐羊子妻》:“一丝而~,以至于过。”《赤壁之战》:“~官故不失州郡也。”②屡次;多次。《五蠹》:“虽倍赏~罚而不免于乱。”③接连;连续。《屈原列传》:“而圣君治国~世而不见者。”④连累;拖累。《要做则做》:“世苦被明日~,春去秋来老将至。”lèi①牵累;连累;拖累。《祭妹文》:“然而~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②累赘。《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而妾归他姓,又不致为行李之~。”léi通“缧”,绳索;大绳子。《庄子·外物》:“夫揭竿~,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又】用绳索捆绑。《殽之战》:“君之惠,不以~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kuài①土块。《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②孤独。宋玉《九辨》:“~独守此无泽兮。”③块(后起意义)。刘弇《蒲四杂诗》:“赖足尊中物,时将~磊浇。”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ī①堆积谷物。《诗经·大雅·公刘》:“廼~廼仓。”②堆积;堆放。《劝学》:“~土成山,风雨兴焉。”③积蓄;积累。《劝学》:“故不~跬步,无以成江海。”④堆积或积累起来的。《六国论》:“为国者无使为~威之所劫哉。”⑤积聚储蓄起来的粮食、资财等东西。《殽之战》:“居则具一日之~,行则备一夕之卫。”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ū①死而复生。萧衍《净业赋序》:“独夫既除,苍生~息。”②紫苏,一种植物。枚乘《七发》:“秋黄之~。”③苏醒过来。《史记·扁鹊传》:“有间,太子~。”【引】在困难中得到解救。王夫之《论秦始皇废分封立郡县》:“民于守令之贪残,有所藉于黜陟以~其困。”④取草。《史记·淮阴侯列传》:“樵~后爨。”【引】取。《离骚》:“~粪壤以充帏兮”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