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撩蜂剔蝎 > 撩蜂剔蝎的成语解释

撩蜂剔蝎

读音(发音): liáo fēng tì xiē

详细解释(意思):比喻招惹恶人,自讨苦吃。

出处(典故):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六回:“我本待声张起来,却怕他没人做主,恶了西门庆,却不是去撩蜂剔蝎?”

示例:

撩蜂剔蝎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撩"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蜂"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剔"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蝎"的成语

撩蜂剔蝎相关推荐

成语"撩蜂剔蝎"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撩蜂剔蝎"逐字解释参考

liáo撩拨:春色~人。另见liāo;liào‘撂’。【撩拨】挑逗;招惹。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fēng(1)昆虫,种类很多,有毒刺,能蜇人,常成群住在一起。(2)特指蜜蜂:~箱|~蜜。(3)比喻成群地:~起|~拥|~聚。【蜂巢】蜂类的窝,特指蜜蜂的窝。【蜂巢胃】反刍动物的胃的第二部分,内壁有蜂巢状的构造。【蜂房】蜜蜂用分泌的蜂蜡造成的六角形的巢,是蜜蜂产卵和储藏蜂蜜的地方。【蜂蜡】蜜蜂腹部的蜡腺分泌的蜡质,是蜜蜂造蜂巢的材料。通称黄蜡。【蜂螨】蜜蜂的主要害虫,体椭圆形,赤褐色,寄生在蜂体多绒毛处,卵产在蜂巢内,影响幼蜂的发育,可引起蜂群灭亡。【蜂密】密蜂用所采集的花蜜酿成的黏稠液体,黄白色,有甜味,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供食用和药用。也叫蜜。【蜂鸟】鸟类中最小的一种,大小跟大拇指差不多,羽毛很细,在日光照射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嘴细长。吃花蜜和花上的小昆虫。产于南美洲。【蜂起】象蜂飞一样成群起来。【蜂王】母蜂。【蜂窝】(1)蜂巢的通称。(2)象蜂窝似的多孔形状:~煤|混凝土构件上的~现象。【蜂窝煤】用煤末掺适量石灰或黏土加水和匀,砸成的短圆柱形燃料,有许多上下贯通的孔。【蜂拥】象蜂群似的拥挤着(走):四面八方的人向广场~而来。【酆都城】迷信传说指阴间。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tī①分解骨肉。《史记·龟策列传》:“太卜官因以吉日~取其腹下甲。”【引】疏导。《淮南子·要略》:“~河而道九忮。”。②挑;剔除。唐彦谦《无题》诗:“满园芳草年年恨~,尽灯光夜夜心。”tí①通“剃”。剃头。司马迁《报任安书》:“其次~毛发婴金铁受辱。”②通“惕”。警惕。潘岳《射雉赋》:“亦有目不步体,邪眺旁~,靡闻而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xiē见〖歇子〗。【蝎虎】见〖壁虎〗。也叫蝎虎子。【蝎子】节肢动物,身体多为黄褐色,口部两侧有一对螯,胸部有四对脚,前腹部较粗,后腹部细长,末端有毒钩,用来御敌或捕食。胎生。以蜘蛛、昆虫等为食物。中医入药。【蝎子草】(1)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对生,倒卵形,花粉红色。人被蝎子蜇伤时,可以用这种草的茎或叶的汁来治疗,(2)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对生,长卵圆形,花绿色。茎和叶子上都有白色的毛,皮肤接触时,感到刺痛,象被蝎子蜇了一样。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