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茅塞顿开 > 茅塞顿开的成语解释

茅塞顿开

读音(发音): máo sè dùn kāi

详细解释(意思):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原来心里好象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出处(典故): 《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示例:

茅塞顿开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茅"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塞"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顿"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开"的成语

茅塞顿开相关推荐

成语"茅塞顿开"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茅塞顿开"逐字解释参考

máo茅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商山早行》:“鸡声~店月,人迹板桥霜。”【茅茨】茅草屋顶。【茅塞】被茅草堵塞,比喻思路闭塞。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āi①边界上险要的地方。《隆中对》:“益州险~,沃野千里。”②通“赛”。祭祀名。《汉书·郊祀志》:“冬~祷祠。”③通“簺”,一种赌博游戏。杜甫《今夕行》:“咸阳客舍一事无,相与博~为欢娱。”sè①阻塞;堵塞。《愚公移山》:“惩北山之~,出入之迂也。”②填塞;充满。《黄生借书说》:“汗牛~屋,富贵家之书。”③搪塞;应付。《促织》:“留待限期,以~官责。”【塞渊】诚实而深远。【塞职】称职。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ùn①以头叩地。《中山狼传》:“因~首杖下,俯伏听命。”②用足跺地。《兵车行》:“牵衣~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③上下抖动使整齐。《琵琶行》:“沉吟放拨插弦中,整~衣裳起敛容。”④停留;屯驻。《史记·李将军列传》:“就善水草~舍。”【又】停宿的地方。《海瑞传》:“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由是怨颇兴。”⑤困顿;疲弊。《谋攻》:“故民不~而利可金。”⑥马上;立刻。《训俭示康》:“家人习奢已久,不能~俭,必致失所。”⑦通“钝”,不锋利。《墨子·辞过》:“兵革不~,士兵不劳,足以征不服。”⑧舍弃。曹植《七启》:“~纲纵网。”⑨一次;一回。《范进中举》:“被胡屠户知道,又骂了一~。”⑩春秋时国名。故址在今河南项城县。zhūn见“顿顿”。dú冒(mò)顿,汉初匈奴族一个单于的名字。【顿顿】zhūnzhūn诚恳的样子。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kāi①开(门);(把门)打开。《木兰诗》:“~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老子》:“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山市》:“窗扉皆洞~。”②打开;开启。《过秦论》:“秦人~关延敌。”《左忠毅公逸事》:“公辨其声,目不可~。”《阿房宫赋》:“明星荧荧,~妆镜也。”【引】使……舒畅;使……展开。《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心颜。”③(花)开;开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④开辟;扩展。《荀子·富国》:“节其流,~其源。”⑤散开;消散。《岳阳楼记》:“若夫日出而林霏~。”⑥开拓;开垦。《归园田居》:“~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物竞天择》:“而矿事日辟,掘地~山,多得古禽兽遗蜕。”《兵车行》:“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边意未已。”⑦创始;开创。《序》:“则此一部~国血史,可传世而不朽。”⑧开设;设置。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权在营前~了个茶洒店。”《琵琶行》:“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宴。”⑨分开;分离。《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⑩发表;提出。《赤壁之战》:“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⑾发射。《冯婉贞》:“三保见敌势可乘,争挥帜曰:‘~火!’”【开济】创业济时。《蜀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老臣心。”【开罪】冒犯得罪。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