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绳愆纠谬 > 绳愆纠谬的成语解释

绳愆纠谬

读音(发音): shéng qiān jiū miù

详细解释(意思):绳:纠正;愆:过失;谬:错误。指纠正过失。

出处(典故): 《书·冏命》:“惟予一人无良,实赖左右前后有位之士,匡其不及,绳愆纠谬,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

示例: ~,臣道为先;罚罪赏功,乾纲不替。 ★明·王世贞《鸣凤记》第四十一出

绳愆纠谬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绳"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愆"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纠"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谬"的成语

绳愆纠谬相关推荐

成语"绳愆纠谬"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绳愆纠谬"逐字解释参考

shéng①绳子。《过秦论》:“然陈涉瓮牖~枢之子。”②木工取直用的墨线。《劝学》:“木直中~,輮以为轮,其曲中规。”③标准;法令。《韩非子·孤愤》:“则贵重之臣必在~之外矣。”④约束;衡量;纠正。《病梅馆记》:“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天下以~天下之梅也。”【绳尺】⒈工匠用的墨线和尺子。⒉法度;尺度;章法。【绳墨】⒈木工画直线的工具。⒉法度;规矩。【绳枢】用绳系住门扇充当门轴。形容家境贫困住房简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qiān①过失;过错。《窦娥冤》:“念窦娥葫芦提当罪~。”②违背;违反。颜延之《陶徵士诔》:“有合谥典,无~前志。”③过分;过度。《左传·昭公四年》:“冬无~阳。”【愆伏】(气候)失调;失常。【愆尤】罪过;过失。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iū①用三股线拧成绳子。《说文解字》:“~,绳三合也。”②纠合;集聚。《后汉书·臧洪传》:“~合义兵,并赴国难。”③绞;缠绕。《九章·悲回风》:“~思心以纕兮,编愁苦以为膺。”④督察;约束。《左传·昭公六年》:“犹不可禁御,是故闲之以义,~之以政,行之以礼,守之以信。”⑤纠正。《荀子·王制》:“严刑罚以~之。”⑥检举。《后汉书·桓潭传》:“今可令诸商贾自相~告。”⑦曲折。何逊《渡连圻》:“洑流自洄~,激濑似奔腾。”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miù①错误。《谏太宗十思疏》:“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赏。”②弄错。《游褒禅山记》:“后世之~其传而莫能名者,保可胜道也哉。”③差错。《汉书·司马迁传》:“故《易》曰:‘差之毫厘,~以千里。’”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