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枉矫过激 > 枉矫过激的成语解释

枉矫过激

读音(发音): wǎng jiǎo guò jī

详细解释(意思):犹言矫枉过正。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出处(典故):

示例:

枉矫过激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枉"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矫"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过"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激"的成语

枉矫过激相关推荐

成语"枉矫过激"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枉矫过激"逐字解释参考

wǎng①弯曲,与“直”相对。《荀子·王霸》:“犹立直木而求其影之~也。”②不正直的;邪恶的。《训俭示康》:“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道速祸。”③歪曲;曲解。《书博鸡者事》:“臧使者~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④冤枉;冤屈。《狱中杂记》:“其~民也,亦甚矣哉。”⑤委屈;降低身份。《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⑥徒然;白白地。李白《清平调》:“云雨巫山~断肠。”【枉法】执法者出于私利或某种企图而歪曲、破坏法律。【枉驾】敬辞。屈驾;屈尊相访。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iǎo①矫正;匡正;把弯曲的东西弄直。《汉书·诸侯王表》:“可谓~枉而过其正矣。”②举起;抬高。《归去来兮辞》:“时~首而暇观。”【又】张开。《山中裴秀才迪书》:“白鸥~翼。”③诈称;假托。《冯谖客孟尝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五人墓碑记》:“且~诏纷出。”④违背;背离。《韩非子·问辩》:“官府有法而民以私行~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guò①走过;经过。《殽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周北门。”②时间过去。《采草药》:“花~而采,则根色黯恶。”③经历;过程。《苏武》:“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④超过;胜过。《齐桓晋文之事》:“古之人所以大~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⑤过分;过于。《陈情表》:“~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⑥过失。《殽之战》:“孤之~也,大夫何罪。”⑦责备。《鸿门宴》:“闻大王有意督~之。”⑧访问;探望。《信陵君窃符救赵》:“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之。”【过从】⒈互相往来。⒉应付;周旋。【过存】问候。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ī①阻遏水势以使之腾涌。《孟子·告子上》:“~而行之,可使在山。”《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而发之欲其清,固而存之欲其重。”②(水势)腾涌冲撞。《与朱元思书》:“泉水~石,泠泠作响。”③激动;激发。《出师表》:“由是感~,遂许先帝以驱驰。”《五人墓碑记》:“~于义而死焉者也。”④疾速;猛烈。《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湍,映带左右。”⑤(声音)激烈高亢。《谭嗣同》:“冀缓急或可救助,词极~切。”【激楚】⒈音调高亢凄清。⒉通俗、淫逸之音,比喻谄谀之说。【激诡】⒈掩饰真情,标新立异。⒉毁誉失当。【激激】⒈水清的样子。⒉形容急流的声音。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