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围魏救赵 > 围魏救赵的成语解释

围魏救赵

读音(发音): wéi wèi jiù zhào

详细解释(意思):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出处(典故):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示例: 倘用~之计,且不来解此处之危,反去取我梁山大寨,如之奈何!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四回

围魏救赵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围"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魏"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救"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赵"的成语

围魏救赵相关推荐

成语"围魏救赵"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围魏救赵"逐字解释参考

wéi①环绕。《庄子·则阳》:“大至于不可~。”②包围。《孙子兵法·谋攻》:“十则~之。”【又】守城。《公羊传·庄公十年》:“~不言战。”③包围圈;围子。《史记·陈丞相世家》:“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以得开。”④特指打猎的围场。《隋书·礼仪志》:“监猎布~。”⑤周围。《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四~垂幔。”⑥两臂合抱的圆周长,或两手大拇指与食指合拢的圆周长。柳宗元《行路难》:“万~千寻妨道路。”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wèi(1)周朝国名,在今河南北部、陕西东部、山西西南部和河北南部等地。(2)三国之一,公元220—265,曹丕所建,领有今黄河流域各省和湖北、安徽、江苏北部,辽宁中部。参看〖三国〗。(3)北魏。(4)姓。【魏碑】北朝碑刻的统称,字体结构严整,笔力强劲,后世作为书法的一种典范。【魏阙】古代宫门外的建筑,发布政令的地方,后用为朝廷的代称。【魏书】二十四史之一。北齐魏收撰。共一百三十卷,包括本纪十二卷,列传九十八卷,志二十卷。大致记载了公元386—534年鲜卑贵族建立的北魏的历史。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jiù①制止;阻止。《论语·八佾》:“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与?’”②救援;救助。《信陵君窃符救赵》:“魏王使将军晋鄙十万众~赵。”③治疗;医治。《吕氏春秋·劝学》:“是~病而饮之以堇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ào(1)周朝国名,在今山西北部和中部,河北西部和南部。(2)旧诗文中指今河北南部。(3)姓。【赵公元帅】见〖财神〗。【赵体】元代赵孟俯(fǔ)所写的字体,圆润清秀,结构谨严。【赵州桥】原名安济桥,俗称赵州大石桥,隋朝大业年间李春设计建造,保存至今。是一座无墩单孔弧拱券形的石桥,全长50.82米,宽9.6米,大拱的净跨度长达37.4米,桥高7.23米,是世界上有名的石拱桥。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