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赃污狼籍 > 赃污狼籍的成语解释

赃污狼籍

读音(发音): zāng wū láng jí

详细解释(意思):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出处(典故): 元黄氏《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故事刘公神道碑》:“要束木之党八人为道州路总管,败政害民,赃污狼籍。”

示例:

赃污狼籍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赃"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污"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狼"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籍"的成语

赃污狼籍相关推荐

成语"赃污狼籍"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赃污狼籍"逐字解释参考

zāng①通过不下当的途径获得的财物。《列子·天瑞》:“以~获罪,没其先居之财。”②贪污受贿的行为。《三国志·吴书·潘濬传》:“时沙羡~秽不脩,濬按杀之。”今有成语“贪赃枉法”。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wū①停积不流的水。贾谊《吊屈原赋》:“彼寻常之~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②污秽;不干净。《屈原列传》:“自疏濯淖~泥之中,蝉蜕于浊秽。”③玷污。《乐羊子妻》:“况拾遗求利以~其行乎。”④污蔑;诽谤。《书博鸡者事》:“又投间蔑~使君。”⑤贪污。《芋老人传》:“及为吏,以~贿不饬罢。”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áng一种野兽,形状略像狗,昼伏夜出,性情凶残。比喻凶狠、贪婪。《鸿门宴》:“夫秦王有虎~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狼烟】古代边关报警时烧起的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í①名籍。写有朝臣姓名、年龄、身份、状貌特征,长二尺,挂在宫门上以备官员出入时查对的竹片。《黄生借书说》:“通~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②名册;登记簿。《复庵记》:“不税于官,不隶于宫观之~。”③登记入册。《鸿门宴》:“~吏民,封府库。”④书籍;书册。《活板》:“板印书~,唐人尚未盛为之。”⑤籍贯。韩愈《寄崔立之》:“旧~在东都。”⑥籍田。君王在京城附近占有的田地。《国语·周语》:“王治农于~。”⑦通“藉”,践踏。《汉书·天文志》:“兵相跆~。”jiè①通“藉”,凭借。《韩非子·五蠹》:“其学者则称先王之道以~仁义。”②通“藉”,以……为垫。班固《答宾戏》:“徒乐枕经~书,纡体衡门。”【辨】籍,藉。见“藉”字。【籍田】⒈帝王在京城附近占有的田地。⒉帝王在春耕前到在京城附近所占的田中象征性耕作田地,以奉祀宗庙、鼓励农耕。【籍在】顾赖;慰藉。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