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霜沐露
读音(发音): zhì shuāng mù lù
详细解释(意思):迎着霜,顶着露。形容奔波劳苦。
出处(典故): 清·李渔《怜香伴·僦居》:“栉霜沐露多劳顿,喜借得一帆风顺。”
示例:
栉霜沐露成语接龙
- 漏瓮沃焦釜
- 露马脚
- 楼船箫鼓
- 楼阁台榭
- 楼阁亭台
- 楼台亭阁
- 蝼蚁贪生
- 陋巷箪瓢
- 漏洞百出
- 漏脯充饥
- 漏尽更阑
- 漏尽钟鸣
- 漏尽锺鸣
- 漏网之鱼
- 漏泄春光
- 漏泄天机
- 漏洩春光
- 漏卮难满
- 镂冰炊砾
- 镂金铺翠
- 镂冰雕琼
- 镂心刻骨
- 镂冰雕朽
- 镂心呕血
- 镂冰劚雪
- 镂心鉥肝
- 镂尘吹影
- 镂玉裁冰
- 镂月裁云
- 镂肝鉥肾
第一个字为"栉"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霜"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沐"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露"的成语
- 电光朝露
- 半吐半露
- 本相毕露
- 真人不露相
- 餐风宿露
- 餐风咽露
- 餐风饮露
- 餐葩饮露
- 餐霞吸露
- 丑态毕露
- 春风雨露
- 风云月露
- 风烛草露
- 锋芒毕露
- 锋芒不露
- 浮云朝露
- 圭角不露
- 金风玉露
- 溘先朝露
- 秘而不露
- 人生朝露
- 身先朝露
- 危如朝露
- 危若朝露
- 吸风饮露
- 凶相毕露
- 原形败露
- 原形毕露
- 真相毕露
- 栉霜沐露
栉霜沐露相关推荐
成语"栉霜沐露"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栉霜沐露"逐字解释参考
zhì①梳子或篦子。《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寡君之使婢子侍执巾~。”②梳理头发。《报刘一丈书》:“闻鸡鸣,即起盥~。”③清除。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垢爬痒,民获苏醒。”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uāng①霜。《长亭送别》:“晓来谁染~林醉?总是离人泪。”【又】结霜。《江水》:“每至晴初~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②白色的看来像霜的物体。《秋浦歌》:“不明镜里,何处得秋~。”《滕王阁序》:“紫电清~,王将军之武库。”苏轼《送金山乡僧归蜀》:“冰盘若琥珀,何似糖~美?”③白;白色。《江城子·密州出猎》:“鬓微~,又何妨。”④比喻高洁。《南齐书·沈驎士传》:“玉质逾洁,~操日严。”⑤比喻冷酷或威严。《晋书·索琳传》:“孤恐~威一震,玉石俱焚。”⑥年。贾岛《渡桑干》:“客舍并州已十~,归心夜忆咸阳。”【霜操】坚贞高洁的节操。【霜毛】⒈洁白的毛羽。⒉白发。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mù①洗头发。《屈原列传》:“吾闻之,新~者必弹冠。”②泛指洗浴,常与“洗”、“浴”连用。《西门豹治邺》:“洗~之,为置新缯绮縠衣。”【又】蒙;领受。《陈情表》:“逮奉圣朝,~浴清化。”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ù①露水。《教战守策》:“夫风雨霜~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②露天;在室外、野外。《后序》:“变姓名,诡踪迹,草行~宿。”③显露;暴露。《核舟记》:“袒胸~乳,矫首昂视。”【露布】⒈古代不封口的奏章或诏书。⒉指檄文、捷报或其他紧急文书。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