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恶莫作
读音(发音): zhū è mò zuò
详细解释(意思):诸恶:各种坏事。佛家语,凡是坏事都不要做。旧时用以劝人行善。
出处(典故): 《大般涅槃经》:“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示例: 劝君诸善奉行,但是~。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八
诸恶莫作成语接龙
- 坐不垂堂
- 坐吃山崩
- 坐地分赃
- 作壁上观
- 坐山观虎斗
- 作威作福
- 作数
- 作声
- 作舍道旁
- 作乱
- 作舍道傍
- 作客
- 作奸犯科
- 坐井观天
- 作古
- 坐观成败
- 作工
- 作主
- 作梗
- 作废
- 坐以待毙
- 坐享其成
- 做作
- 坐下
- 做贼心虚
- 坐视
- 坐卧不安
- 做事
- 做声
- 坐失良机
第一个字为"诸"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恶"的成语
- 狗恶酒酸
- 深恶痛疾
- 不恶而严
- 长恶不悛
- 长恶靡悛
- 惩恶劝善
- 除恶务本
- 除恶务尽
- 从恶如崩
- 从恶若崩
- 从恶是崩
- 党恶佑奸
- 恶恶从短
- 遏恶扬善
- 逢恶导非
- 改恶从善
- 改恶为善
- 改恶向善
- 改恶行善
- 好恶不同
- 怙恶不悛
- 讳恶不悛
- 积恶余殃
- 极恶不赦
- 极恶穷凶
- 疾恶如仇
- 疾恶如雠
- 疾恶如风
- 疾恶若雠
- 嫉恶如仇
- 嫉恶若仇
- 剪恶除奸
- 弃恶从善
- 稔恶不悛
- 稔恶藏奸
- 稔恶盈贯
- 深恶痛嫉
- 深恶痛绝
- 十恶不赦
- 十恶五逆
- 讨恶翦暴
- 同恶相济
- 同恶相求
- 同恶相恤
- 同恶相助
- 同恶共济
- 同恶相党
- 为恶不悛
- 无恶不为
- 无恶不造
- 无恶不作
- 掩恶扬美
- 掩恶扬善
- 以恶报恶
- 隐恶扬善
- 元恶大憝
- 元恶大奸
- 造恶不悛
- 诸恶莫作
- 罪恶贯盈
- 罪恶深重
- 罪恶滔天
- 罪恶昭彰
- 罪恶昭著
- 作恶多端
第三个字为"莫"的成语
- 百辞莫辩
- 百喙莫辩
- 百口莫辩
- 百身莫赎
- 百思莫解
- 半筹莫展
- 鞭长莫及
- 变幻莫测
- 变化莫测
- 知子莫若父
- 沉冤莫白
- 沉冤莫雪
- 德音莫违
- 道大莫容
- 干将莫邪
- 高深莫测
- 诡秘莫测
- 鬼神莫测
- 含冤莫白
- 后悔莫及
- 井渫莫食
- 令人莫测
- 牵萝莫补
- 穷寇莫追
- 人心莫测
- 深奥莫测
- 神鬼莫测
- 神妙莫测
- 噬脐莫及
- 驷马莫追
- 天下莫敌
- 万夫莫当
- 望尘莫及
- 相视莫逆
- 玄妙莫测
- 一筹莫展
- 一辞莫赞
- 疑团莫释
- 真伪莫辨
- 脂膏莫润
- 诸恶莫作
- 追悔莫及
- 擢发莫数
第四个字为"作"的成语
- 百堵皆作
- 百废具作
- 二一添作五
- 不愧不作
- 大题小作
- 得意之作
- 遁名改作
- 分工合作
- 故态复作
- 观机而作
- 悔其少作
- 即兴之作
- 见机而作
- 见几而作
- 交能易作
- 挢揉造作
- 矫揉造作
- 精耕细作
- 九原可作
- 蛮来生作
- 述而不作
- 通力合作
- 无恶不作
- 无所不作
- 无相无作
- 无知妄作
- 五行八作
- 武不善作
- 小题大作
- 压卷之作
- 一家之作
- 诸恶莫作
诸恶莫作相关推荐
成语"诸恶莫作"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诸恶莫作"逐字解释参考
zhū①众;各个。《陈涉世家》:“~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②兼词,用于句中,相当于“之于”。《兰亭集序》:“或取~怀抱,晤言一室之内。”③兼词,用于句末,相当于“之乎”。《齐桓晋文之事》:“不识有~?”④相当于“之”。《孟子·公孙丑》:“王如改~,则心反予。”【诸母】对同宗族伯母、婶母的统称。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è①罪恶;邪恶。与“善”相对。《谏太宗十思疏》:“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后序》:“不幸吕师孟构~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②丑;丑陋。与“美”相对。《釆草药》:“未花时釆,则根色鲜泽;花过而釆,则根色黯~。”③坏;不好。《论积贮疏》:“岁~不人,请卖爵子。”《廉颇蔺相如列传》:“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言,而君畏匿之。”④污秽。《五蠹》:“腥臊~臭而伤害腹胃”《报刘一丈书》:“立厩中仆马之间,~气袭衣裾”⑤险恶;凶险。《后序》:“而境界危~,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wù①憎恶;讨厌;不喜欢。《鱼我所欲也》:“死亦我所~,所~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②耻辱;羞辱。《史记·平原君列传》:“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焉。”③嫉妒。《赤壁之战》:“表~其能而不能用也。”wū①哪里;怎么。《齐桓晋文之事》:“以小易大,彼~知之?”《满井游记》:“余之游将从此始,~能无记?。”②相当于“啊”、“唉”。《孟子·公孙丑上》:“~!是何言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mò①没有什么;没有谁。《齐桓晋文之事》:“保民而王,~之能御也。”②不要;别。《孔雀东南飞》:“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③没有;不。《促织》:“成仓猝~知所救,顿足失色。”《赤壁赋》:“盈虚者如彼,而卒~消长也。”mù通“暮”。日暮;黄昏。《石钟山记》:“至~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之下。”【莫莫】⒈茂密的样子。⒉尘土飞扬的样子。⒊广大的样子。⒋暗暗地;不声不响地。⒌敬谨的样子。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uò①起来;起身。《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舍瑟而~。”②兴起;出现。《五蠹》:“有圣人~,构木为巢以避群害。”③发动;发出;发生。《过秦论》:“一夫~难而七庙隳。”《与朱元思书》:“泉水激石,泠泠~响。”《狱中杂记》:“此疫~也。”④演奏。《石钟山记》:“如乐~焉。”⑤振作;振奋。《曹刿论战》:“一鼓~气,再鼓而衰。”⑥干;做。《出师表》:“若有~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⑦充任。《滕王阁序》:“家君~宰,路出名区。”⑧制作;建造。《张衡传》:“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浑天仪。”⑨创作;写作。《滕王阁序》:“登高~赋,是所望于群公。”⑩劳作;劳动。《桃花源记》:“其中往来种~,男女衣着,悉如外人。”⑾作品。《图画》:“中国画家自临摹旧~入手。”⑿摹写老鼠活动的声音。《口技》:“微闻有鼠~~索索。”【作计】⒈主意。⒉打主意。【作色】生气;变脸色。【作手】能手。【作死】自寻死路。【作用】⒈努力。⒉作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