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泾清渭
读音(发音): zhuó jīng qīng wèi
详细解释(意思):渭水清,泾水浊。比喻界限分明。
出处(典故): 晋·潘岳《西征赋》:“北有清渭浊泾,兰池周曲。”
示例:
浊泾清渭成语接龙
- 遗臭万年
- 为期不远
- 为民请命
- 为民除害
- 威压
- 为国损躯
- 威胁
- 微醺
- 威武不屈
- 微型
- 微小
- 微弱
- 微妙
- 微茫
- 微贱
- 畏葸不前
- 微观
- 畏缩不前
- 未成
- 味觉
- 微薄
- 未便
- 未完
- 未妥
- 未必
- 未然
- 萎缩
- 未了
- 委婉
- 未老先衰
第一个字为"浊"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泾"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清"的成语
- 正本清源
- 闭壁清野
- 雏凤清声
- 杜弊清源
- 耳根清净
- 高节清风
- 固壁清野
- 河海清宴
- 黄尘清水
- 激扬清浊
- 坚壁清野
- 简要清通
- 空室清野
- 朗月清风
- 丽句清词
- 丽句清辞
- 林下清风
- 两袖清风
- 六根清净
- 六根清静
- 妙舞清歌
- 明月清风
- 穆如清风
- 裘马清狂
- 水木清华
- 水石清华
- 雅人清致
- 饮泉清节
- 正身清心
- 浊泾清渭
- 自命清高
第四个字为"渭"的成语
浊泾清渭相关推荐
成语"浊泾清渭"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浊泾清渭"逐字解释参考
zhuó①水浑浊。《岳阳楼记》:“阴风怒号,~浪排空。”②浑浊。《渔家傲》:“~酒一杯家万里。”③混乱。《涉江》:“世溷~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④污浊的;坏的。《窦娥冤》:“只合把清~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⑤低践的;愚昧的。《诫兄子严敦书》:“(杜季良)清~无所失。”⑥声音低沉粗重。《晋书·谢安传》:“有鼻疾,故其音~。”【浊富】不义而富。【浊流】⒈浑浊的不干净的水流。⒉品格卑污的人。【浊世】混乱的时世。【】。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īng泾水,发源于甘肃,流入陕西与渭水相合。【泾渭】泾水和渭水。古人认为泾浊渭清(实际上是泾清渭浊),所以用来比喻清浊或是非。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qīng①清澈;清亮。《兰亭集序》:“又有~流激湍,映带左右。”②清洁;清净。《班超告老归国》:“水~无大鱼。”③清白;纯洁。《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④清廉;廉洁。《训俭示康》:“公虽自信~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⑤清爽;清凉。《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惠风和畅。”⑥清明;清平。《陈情表》:“逮奉圣朝,沐浴~化。”⑦清除;肃清。《谭嗣同》:“~君侧,肃宫廷。”⑧凄清;冷清。《小石潭记》:“以其境过~,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wèi渭河,发源于甘肃经陕西流入黄河。【渭华起义】1928年春,刘志丹、谢子长等同志在陕西渭南、华县一带率领政治保卫队和中山学校学生千余人配合当地农民举行的武装起义。这次起义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战斗,虽遭失败,部分起义部队坚持武装斗争,创建了红军和陕甘革命根据地。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