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历史故事

本栏目包括有历代皇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成语故事、中国野史故事等,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解忧公主小传

来源:肥壤网 2016-05-12 围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肥壤网历史故事大全栏目精心整理了大量历史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解忧公主小传的历史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解忧公主小传吧。

中国历史故事:解忧公主小传

精品故事网:解忧公主也是汉朝“和亲公主”,名气比不上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那股巾帼不让须眉精神却是王昭君远远比不上

一望无际大草原,随着山谷地形起伏延伸着。绿茵茵青草,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地毯,那间或出现在绿草之中花、黄花就像是这毯上绣着花朵。远处峰峦叠障,皑皑白雪在阳光下熠熠闪光,似是披上了白纱,一处处碧蓝平静湖泊,把这美丽一切倒映到它身体之中,更增添了这迷人景色,座座毡房,袅袅炊烟,加上隐约传来笛声、铃声把这美丽伊犁河谷大草原带入了油画般意境。生活在这块富饶土地上是彪悍强壮游牧民族,公元前100年前后在西域最强大乌孙。而我们女主人公,就要在这块土地上,开始自己一生恩恩怨怨,挥洒内心深处斑斑忧泪。

一、远嫁西域乌孙

这是公元前11年秋天,在汉朝都城长安,熙熙攘攘人流和嘈杂喧闹都被这宽大而巍峨皇宫隔在了墙外,宫内肃穆、安静,只有旗杆上各色旗帜,随风发出“呼啦啦”声响。在大殿龙椅上正坐着文韬武略大汉朝天子。往日踌躇满志,神采飞扬都消失了,他一个人定定地坐着,若有所思脸上显露出一丝烦闷还夹杂着不易觉察无奈之色,宫女和侍卫们都毕恭毕敬地站远远,谁也不敢轻易出声。这位坐在大殿之中天子,就是汉朝天子里最有功绩之一武帝。在他统治时期汉朝已经过了近70年休养生息,出现了非常繁荣和富足局面,只要没有特大天灾,百姓生活是相当充裕,而国库里也非常充实。据说其府库里串钱因绳子腐烂而无法校对到底有多少,足见其富有程度,一时是百姓富足,兵强马壮,国力强大。

就是在这种局面下,武帝一改过去历代汉朝对北方游牧少数民族“和亲”谦恭政策,尤其是对汉威胁、骚扰最大匈奴,改“怀柔”为强硬,从公元前133年开始,主动发动了大规模讨伐匈奴战争,接连取了一系列重大军事胜利,完全恢复了过去被匈奴强占河套失地,解除了匈奴对长安威胁,使河西匈奴损失惨重。能够取如此重大胜利,这在汉朝尚属首次,想想当年高祖被匈奴围在“白登”七日,后使“美人计”才侥幸逃脱,而后匈奴对边境骚扰、抢掠就没有中断过,汉却因国力衰竭而无力进行强有力反击,只好使用怀柔“和亲”之举。武帝为此该可以说是扬眉吐气了,他完全应该为自己赫赫战功而陶醉才对。可现在这位雄才大略天子为什么闷闷不乐呢?

这时,武帝撩起龙袍,站起身来,在大殿上来回地踱了几步,又返回到他批御旨龙案前,从一堆卷帛中挑出一卷,展开并回身向门外侍卫喊到:“传朕旨,宣各大夫及将军们进殿议事。”

不久一些朝廷主要官员都到了大殿,行过礼后,望着一直低头阅卷武帝,武帝面对众大臣平缓地说:“众卿家,吾国在对待匈奴战争中,虽屡战屡胜,取了辉煌战绩,可终不能灭尽匈奴势力,这乃是朕心头遗患,怎样才能彻底消灭匈奴呢?大家都谈谈自己看法吧。”

大臣们面面相觑暂时都未吱声,大家都是突然被召进宫,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尤其是更拿不准武帝本意,所以不敢随便答腔,这时大将军卫青上前一步回奏:“万岁,以臣之见,再派我等率兵,分几路追剿匈奴于漠北,捣其老巢,消灭其残存实力,以绝后患。”他此话一出,其余人便纷纷点头称是。这卫青乃是武帝打击匈奴功臣、英雄,又是皇亲(武帝之妻舅),其势头正如日中天,说话是很有点权威。可武帝并未答腔,他拿起了桌上案卷说:“这里有一奏本,是一名叫张骞之人所奏,朕再三阅读,颇为赞赏,他提出在西域寻求盟友夹击匈奴,以断其臂方案,深合吾意。如果能如此,朕看匈奴可灭也。今天叫众卿家来朝就是商议此事。好,现传张骞进宫。”

这个张骞前几年曾受天子之命,去过西域以结大月氏未果,对那边情况较为了解。不一会早已候在门口张骞来到了殿前,行过大礼之后,向武帝及众大臣介绍西域情况:“西域现建有少数民族国家政权几十家,比较大有——楼兰、乌孙、呼揭等,葱岭再以西还有大月氏、大夏等等,早在我天朝建立之初,这些政权就都处在匈奴统治之下,成为其附属国,匈奴西部日逐王在西域还设有僮仆都尉,向西域诸政权征收赋税,西域诸国鉴于匈奴势力强大,无有不从者。所以西域成了为匈奴供应牛、羊、马等财物一个稳定后方,长期以来,西域诸国不堪于匈奴统治,有起而反抗倾向。现如果我们能给西域诸国以一定支持促其抗匈,则匈奴后院必乱,而我则能同西域诸国处于夹击匈奴之有利之势,那时,彻底灭匈,为期不远矣。”张骞一口气说完。

大家听了他话都感到振奋不已,大将军卫青道:“此计甚好,可是受二方面限制,一是西域诸国乃落后愚昧之国,离吾国又是如此之远,难以驾御;二是西域诸国有几十个,群龙无首,恐难以形成有力力量。”武帝听后。频频点头,这时张骞答道:“在西域诸多政权中,最强大是乌孙国,它在匈奴西面,西邻康居、大宛,南接城廓诸国,兵力强盛,全国有63万人,军队18.8万人,它也是唯一敢与匈奴抗衡政权,已几次不受匈奴命令而与匈奴抗争甚至开战,均取胜利。该国国王称昆弥,亦早有心与吾天朝联络,如此时用厚礼去拉拢它夹攻匈奴是完全可以做到,而欲牢固地掌握该政权,臣有一法,不知当讲与否。”

“哦?”武帝坐起身来说,“有什么方法,尽管直说。”

“是,”张骞答道:“此计亦非我所创,古已有之,就是天朝遣一公主,以和亲之名,嫁予乌孙昆弥,施以影响,使汉乌两家结为亲家兄弟,那么乌孙必然听命于我,这不仅可以断匈奴之右臂,而且乌孙更西面大夏等国也都可以招来成为我们外臣,我们在西域实力就更强大了。”

这番话之后,一时大殿上鸦雀无声,大家都知道,这“和亲”政策,是自汉建立以来对匈奴长期使用外交策略。当时汉朝受楚汉战争影响,国力衰弱,无力抗衡北方强大游牧国家,不已而出此下策,以争取喘息之机已近70年。现在武帝当朝兵强马壮,而且对匈奴,屡战屡胜,是否还须用这似乎怯弱之举呢?

武帝沉思片刻,看看惴惴不安张骞:“吾乃天朝大国,本不宜再用和亲之举,但又要实际地看待这件事。过去,我们和亲是我弱以此法以求和平,而如今,我们强,朕认为仍可以用此法,但要从另一方面看待,这就是以我们为主动一个策略,而且正是传播吾朝文化、礼仪,影响那些少数民族,以取民心一项具有长远意义策略。朕看可行!”大殿此时一片喧哗,大家都为武帝宽广胸怀和长远眼光而感染,气氛很热烈。

于是,受武帝之命,张骞很快于该年又一次率300人,带马600匹,牛、羊万头和成千上万金帛,专程出使乌孙,游说乌孙昆弥。

乌孙昆弥接见了张骞并接受了礼物。但由于乌孙距汉朝太远,对汉尚不十分了解,又加上因当时国内争权斗争而局势不稳,自己又靠近匈奴,所以未敢接受汉提议,使张骞出使西域乌孙直接目没有实现。但双方互通了信息,增进了彼此了解。

可是,事态发展却是难以预料。匈奴单于听说乌孙与汉有来往,而大为恼怒和恐惧,准备先发制人,出兵乌孙,以绝后患。一时间风云乍起,形势紧张起来。匈奴大兵集结消息一天天传来,乌孙昆弥如坐针毡,自感难以独支,而能够帮助它渡过难关只有强大汉朝。于是昆弥立即派使者十万火急入汉,献马并表示愿娶汉家公主为妻,与汉结为兄弟。汉武帝答允。公元前100年,武帝封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为公主,出嫁乌孙昆弥猎骄靡。

这次“和亲”非常隆重,武帝亲自送行,还赐给细君公主乘舆和其它物品,准备了极为丰富嫁妆,并专司配备了属官、宦官和侍者数百人。由此可见武帝对细君公主这次和亲所寄予厚望。

只可惜,细君公主到了乌孙后,语言不通,生活难以适应,猎骄靡与她年龄相差又很大,根本无感情可言。细君公主又是一个多愁善感女子,身在异乡他国只是思念故乡,整天愁眉不展,一时难有作为,没有完成促使乌孙与汉联盟任务,更别提实施武帝东西夹攻匈奴宏伟战略了。

这样,细君公主在乌孙生活了四五年就忧郁染病而亡。

汉为加固与乌孙刚建起来联盟,拟再嫁一个公主给乌孙。可是公主人选犯了难。武帝思忖此次一定要选一个性格坚强、能担重任人来。于是按武帝此意,大臣们纷纷进行了不少举荐,可总不能使武帝感到特别满意。

这天,武帝为散心出宫去城外游猎。一场围猎下来,武帝心情很好,兴致勃勃。快进长安城了,武帝跃马扬鞭,飞奔起来好不惬意。

飞马很快靠近了一所不算很大但很华丽庄院,庄院里传来阵阵朗朗清脆笑声甚是悦耳。武帝勒马望去,看见一位18岁左右女子,一身红衣红袄正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在院子来回转圈,一招一式还真像那么回事。那女子远远看见来人,放马飞奔过来显很泼辣。当她走近看见武帝穿着及身后随从,忙下马施礼。

武帝问她:“你是谁家女子?”

此女子低头回答:“婢乃楚王刘戊之孙女,这是一亲戚庄院,小女子来此游玩。”

“唔,”武帝心里一亮:“原来你还是国戚。”看着她一身劲装,显露出一股逼人英气,武帝暗自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就摆驾回宫了。

晚上,武帝又翻看举荐上来公主们材料,可脑海里却老晃动着一个穿红衣身影。第二天上朝,他即宣召来楚王。自从武帝登基对内实行了削弱诸分封王权力“推恩令”,所以刘姓诸王都基本上住在京城,楚王年事已高,也不例外。很快楚王来到了殿前。武帝问:“听说你有一个孙女很不错,朕想认她做干女儿,你看如何?”楚王听武帝这一说,心里已明白了七八分,因为昨天家人们已将武帝碰见他孙女之事告诉了他。他这个孙女叫解忧,乖巧伶俐又很泼辣,最能讨他欢心,他非常喜欢。这些天来大臣们都在举荐嫁给乌孙合适公主,他虽不上朝,也是有耳闻。现在武帝这么一问,他怎能不心知肚明。楚王站在殿前半天未吱声,武帝就又说:“我昨天偶然见她,飒爽英姿,很招人喜爱,所以欲认其为公主,远嫁西域乌孙国,以执行朕之‘和亲’策略,你看如何?”楚王此时不不回话:“圣上美意,臣谨遵守。”武帝很高兴:“好,那就回去准备一下吧!”

楚王退朝回到府中,即刻唤来了解忧,告诉了她皇上旨意。解忧惊呆了,她对此没有一丝心理准备,虽然从小也听了许多“和亲”故事,可绝未想到自己现在也要成为这些故事主人公了。但她毕竟是一个有思想、性格坚强女孩,当初在她听那些故事时,她就曾想过许多,那些遥远边塞,那些落后、野蛮游牧民族,都给她带来过许多神秘联想,公主们凄凉生活也曾使她流下眼泪。她常不能理解既然战争给大家都带来了那么多苦难,为什么不能停止呢?为什么不用我们文化去影响那些遥远国度人们呢? 现在,历史把这份重担落在了她这弱纤肩上,她该怎么做呢?

解忧想了许多,许久,最后握住爷爷手似乎一下子长大成熟了许多似说:“我去,也许我能做些什么!”

第二天,武帝特地召见了解忧,把他整体设想及良苦用心详尽地告诉了解忧,再三表示希望她能担当起继续巩固汉与乌孙联盟使命。解忧公主这才明了,自己这一去将可以使多少人、多少财物不被掠夺,多少庄稼和土地不被破坏,汉朝边患将有可能根除,战争没有了而广大西域诸国将归附吾天朝等等? 武帝最后满怀希望地说:“相信你能克服一切困难完成朕之所愿,为国家效力。”

平日里乐观、开朗解忧,听了此话,神圣郑重地向武帝行了个大礼:“小女子明白自己肩上重担,一定努力去做,以不负国家和皇上所托。”

就这样,历史使命把解忧这个纤弱公主推上了一个不平凡广阔政治大舞台。

公元前100年,解忧以武帝之女公主身份,嫁给了乌孙当时昆弥军须靡,踏上了漫漫黄沙、千里戈壁西域之路,向着遥远异乡他国——乌孙出发了。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