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历史故事

本栏目包括有历代皇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成语故事、中国野史故事等,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中国的“江湖文化”

来源:肥壤网 2016-06-26 围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肥壤网历史故事大全栏目精心整理了大量历史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江湖文化”的历史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中国的“江湖文化”吧。

中国历史:中国“江湖文化”

“江湖文化”几个特征

“江湖”本意指长江和洞庭湖,后泛指三江五湖,即自然界所有江河湖海,这不难理解,但从春秋以后,“江湖”一词逐渐抽象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一个特殊名词。《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春秋末,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成就一番事业后,“乘扁舟浮于江湖”。《南史·隐逸列传》云:“或遁迹江湖之上,或藏名岩石之下……”又说,“故有入庙堂而不出,徇江湖而永归。”唐代杜牧《遣怀》诗云:“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青楼薄幸名。”清人卓子亭《新刻江湖切要》卷首有诗云:“我家田地在江湖,不用耕兮不用锄;说话未完苗已秀,再谈几句便收租。”

从上引数条记载来看,“江湖”一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具有多重含义。范蠡携西施“浮于江湖”,此处江湖一词既有江、湖本义,也含有范蠡主动退隐之意。《南史》所云“遁迹江湖”,杜牧“落魄江湖”,则是不容于官场、被迫在社会上混迹之意。如此,江湖已从自然地理名词引申为一个具有文化内容概念。当然,与退隐官僚、落魄文人所寄生江湖有所不同是另一个江湖,即所有社会边缘人聚合地方,一般叫做“江湖社会”。

江湖社会具有独特江湖文化内涵。“无论哪个民族或国家,或者实行是何种社会制度,都存在着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相伴依存现象。而且,古往今为,在各种非主流文化层面中,几乎都存在着同主流社会相谬社会群体所具有潜性文化链结。在中国,这种潜性文化链结,我们暂称之为‘江湖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划分有助于我们认识江湖社会,至于“潜性文化链结”一词,作者当指“社会边缘或下层”文化因素。

有人认为“江湖”在其演变中产生了两个引申义。一是指隐士隐居场所。隐士指隐居江湖人,他们并不与正统社会秩序截然对立,故称不上纯粹江湖人。二是指一种忽不定、浪迹四方生活状态。今天所谓“江湖”含义,通常都是指这一点。

用“江湖”流动、湍急、神秘莫测水比喻动荡生活,二者相似之处有三个方面:一是江河湖海遍布神州大地,江湖中人闯荡江湖,就是走江过湖,四处漂泊,像水一样时时流动;二是江湖深浅莫测,比喻出外谋生吉凶难卜,充满艰险;三是江湖中人尝尽辛酸,饱经风霜,正如江河穿山过滩,千回百折,有久经锻炼、阅历丰富含义。

江湖是与正统社会相对立一个秘密社会。这个秘密社会不一定有完全统一组织形式、固定法律规范,但它有形形色色人物、五花八门团体、相对稳定规矩和道义原则、稀奇古怪语言,它们共同构成了江湖这一充满神秘色彩奇异世界。

江湖社会脱胎于主流社会,又与主流社会(或曰正统社会)有着千丝万缕联系。在其自身演变过程中,在主流社会影响下,形成了种种独特文化现象。

江湖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流动性。江湖中人成分基本上是游民。游民两字包含至广,举凡一切身无恒业之辈均可称为游民,其主体来源于破产农民、手工业者、商贩和城市贫民,以及没落官绅文人及其子弟,也就是从传统士农工商四业或曰正当职业中分离出来分子。因为“身无恒业”,又要谋生,不不在社会上四处奔走,流动求生。但要注意,并不是所有流动性职业都属江湖行当,如行商。

二是欺骗性。一般走江湖,“以江为眼,以湖为口”。所谓眼,要像江水一望无际,眼界要宽,眼光要亮,这样才可通行无阻,到处为家;所谓口,混江湖凭嘴吃饭,要有口才,要有口艺,而湖水泱泱,深广无穷,在混世门路中,以口艺最难。他们口号有:“学到老,难学好,一生一世学不巧。”又有“学会口艺,不想手艺”。所以切忌口满,必须谦虚,方能一帆风顺,不至有翻船之虞。认为这是行规上首要一条。但是,揭开内幕,撕破外衣,他们也不讳言:所谓眼,要有贼眼、千里眼、夜行眼,看啥人用啥货眼;所谓口,要有说天花乱坠流利口齿,要有随时应变锐利口锋,要有不怕辱骂宗祖昧心口技,要有天衣无缝说谎口才,即要有海口、刀口、血口是也——这才是江湖上最本质东西。所以,无论江湖人面对是谁,目都是要获(主要是骗)钱财。但要注意,并不是所有江湖行当都带有欺骗性,如大部分江湖艺人;还有,社会上骗术流行,并不限于江湖行当,如官场。

三是秘密性。江湖位于社会边缘,或者说,江湖是社会变异。江湖中人被社会所排挤、抛弃,生活于社会边缘、下层,他们为了在江湖上立足,在社会上生存,往往分门别类,形成一定行当,或者依照所从事行当结成一定团体,其中往往多有江湖规矩,外人难窥就里。其尤有甚者,是产生了种种名目民间秘密结社,它们都有独特入会仪式、联络方法和严格赏罚规章,在团体内部形成极大凝聚力和保密性,其特异隐语暗号、活动及传会传教仪式,很难为外人识破,身上笼罩着一层神秘色彩。但要注意,不是凡有秘密性活动都属江湖行当,如很多政治、军事手段。

四是一定反社会性。江湖中人多为破产农民、市民、手工业者、商贩、运夫、水手,乃至僧道医卜、散兵游勇,即所谓游民,他们从正常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中游离出来,“既无室家之好,又无生人之乐”(陶成章语),为生活所迫,只能从事种种为一般人所轻视、不齿甚至无法容忍卖艺、乞讨、卖身、欺骗、暴力等活动。这类人良莠杂处,不少人欺骗讹诈,流氓成性,桀骜不驯,呼朋引类,劫掠窝赃,欺行霸市,直至行凶滋事,杀人越货,带有很大社会破坏性。民间秘密结社乃其典型,其异端思想和非法活动,尤其是经常发动反政府起事起义,对社会秩序和统治阶级构成很大威胁。所以江湖中人与社会、政府有着程度不等对立。但要注意,之所以说“一定”,是指很多江湖行当与社会需要是相适应,如江湖艺人、江湖术士,他们大量存在,甚至是城镇码头、农村庙会“繁荣”标志;而且,不是所有反社会、反政府活动都属江湖行当。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