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历史故事

本栏目包括有历代皇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成语故事、中国野史故事等,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古老的帛姓来源于哪里?这个古老姓氏有何发展

来源:肥壤网 2016-08-31 围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肥壤网历史故事大全栏目精心整理了大量历史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古老的帛姓来源于哪里?这个古老姓氏有何发展的历史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古老的帛姓来源于哪里?这个古老姓氏有何发展吧。

历史解密:古老的帛姓来源于哪里?这个古老姓氏有何发展

帛,是我国中一个少见的姓氏,拥有较多的源流和出处,源远流长,是我国几个古老的姓氏之一。现在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帛姓氏的姓氏渊源和历史名人吧,感受一下这个古老姓氏的发展。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帛产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后汉书·王刘张李彭卢列传》记载:帛,姓也,宋帛产之后,见韩非子。春秋时期,宋国有个大夫叫帛产,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帛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帛氏正宗。子姓帛氏族人大多尊奉帛产为得姓始祖。第二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平王裔孙白公胜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尚龙录》等资料记载,颛顼帝的后裔陆终娶鬼方氏为妻,生下六个儿子,其中第六个儿子叫季连,赐姓芈。季连的后裔熊绎在荆山一带建诸侯国,定都丹阳。

周平王姬宜臼三十一年(公元前740年),荆君熊通自封为楚武王。他的儿子楚文王熊赀于周庄王姬佗八年(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89年)迁都郢,改国号为楚。到楚平王熊弃疾执政时期(公元前528~前516年),太子熊建因做晋军袭郑国的内应而被杀,太子建的儿子熊胜便逃到吴国,投奔伍子胥。楚平王的孙子楚惠王熊章在周敬王姬丐三十二年(公元前488年)即位后,楚国令尹子西又把熊胜招回国,担任巢大夫,赐封于白邑(今河南息县),称为白公胜。可子西并没有实际上将白邑赐给熊胜,只是一个空头衔号,因此后来在晋国伐郑国时,子西出兵援救郑国,熊胜因子西言而无信,便乘机发动政变,杀死了子西,囚禁了楚惠王,并着手改革楚国朝政以争取民心,但最终以失败告终,遂自杀身亡。熊胜逝世后,其后裔子孙便以祖辈封邑名为氏,称白氏,是为河南白氏,史称白氏正宗;其后裔中也有以白公、白侯为氏的。春秋时期的楚国,白与帛二字通义不分,可通假,因此该支白氏亦称帛氏、帛公氏、帛侯氏。晋王朝建立后,在晋惠帝司马衷执政时期(公元290~306年),白氏与帛氏的后裔子孙开始按嫡、庶分称,嫡支称白氏,庶支称帛氏,世代相传至今。芈姓帛氏族人大多尊奉熊胜为得姓始祖。

第三个渊源: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官职执帛,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执帛,楚国官名,亦称孤卿,即少师﹑少傅﹑少保三孤的别称。执帛为君主的辅弼之官。北周以后,历朝历代多沿置,与少傅、少保合称三孤。在史籍《明史·官职志》、《清史稿·官职志》等中皆记载: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无定员,无专授。例如在《前汉书·曹参传》中记载:乃封曹参为执帛。在历代执帛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帛氏,亦称白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帛氏姓源繁复,不可一论。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