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历史故事

本栏目包括有历代皇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成语故事、中国野史故事等,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孙中山陵寝因何选在紫金山 汪精卫曾提议景山

来源:肥壤网 2016-09-02 围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肥壤网历史故事大全栏目精心整理了大量历史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孙中山陵寝因何选在紫金山 汪精卫曾提议景山的历史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孙中山陵寝因何选在紫金山 汪精卫曾提议景山吧。

历史解密:孙中山陵寝因何选在紫金山 汪精卫曾提议景山

1925年元月初,孙中山先生赴北京与冯玉祥“共商国是”,不幸确诊患了肝癌,同月下旬由协和医院回行馆改用中药治疗。各地国民党要员闻讯纷纷赴京探视,其中就有护法期间担任过非常国会秘书长、大总统府咨议,时任江苏临时省党部监察委员的陈去病先生。

3月上旬的一天,孙中山病势垂危,昏睡了过去。宋庆龄、孙科及汪精卫、何香凝等就在病榻一角商议后事,汪精卫主张孙总理身后葬于北京景山。不料,孙中山突然翻过身来,说:“不对,不对,我要葬在紫金山。”众人愕然惊视。

3月12日,国父孙中山抛下奋斗了40年的国民革命,与世长辞。治丧筹备委员会在一片悲泣声中举行首次会议,会上,汪精卫困惑地说:“总理明言葬于紫金山,但不稔山在何处 ”陈去病站起来说:“就是明孝陵所在地钟山。”众人仍然不大明白,陈有根有据一一道来。汪精卫当即请陈撰写成文,于是就有了《紫金山考》,由各日报刊出。

文章对紫金山名目的来龙去脉、历史沿革及状貌特征考证得清清楚楚。公元333年,楚威王战胜越国,在紫金山掘山埋金以镇王气,因而此山得名金陵山。汉时改称钟山,三国东吴为避孙权祖父名讳,据山北有汉秣陵尉蒋子文墓,改名蒋山。

文章见报的同时,国民党中央成立了葬事筹备处,拟定了主要的几项工作程序:

一、选定墓址,二、测量墓地,三、交涉圈地,四、征集图案,五、招标兴工。看来,前三项工作,让陈去病参与那是再好不过了。于是马上行动,陈去病以葬事筹备委员的身份先赴南京选择墓地。一到南京,陈马不停蹄地登上紫金山,逐一踏勘。山南,紫霞洞的左边发现有个降坛,陈氏断定是故城的遗址,这里朝南向阳,是修建陵墓的好地方,同行听了一致赞同,墓穴选址的初步方案产生了。

4月21日,宋庆龄等来南京出席追悼孙中山大会,23日在紫金山观察地形,听了陈去病的汇报,提出了在小茅山南麓建陵的设想。宋庆龄一行步行到了实地,拟建的陵墓处在山南中段平阳之地,觉得颇为满意。后来,中山陵建成,深受国民称赞,都说陈去病选中的是“山头第一墓地”,舆论认为陈氏深谙风水之学,甚至被目为“青乌之徒”。

其实陈去病决非风水先生,他有的是深厚的文史底蕴,平时喜爱游览祖国自然名胜人文景观,对风土、物产、山川、景物自有独特的领悟。风水学有它科学的内在,只是堪舆家故意将它染上了重重神秘的色彩,成为玄学罢了。陈去病凭着他的文化积淀,综合山、水、空气、阳光、植被及周边环境,科学地选定了墓址。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