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杜门却扫 > 杜门却扫的成语解释

杜门却扫

读音(发音): dù mén què sǎo

详细解释(意思):杜:堵塞;却扫:不再扫径迎客。关上大门,扫除车迹。指闭门谢客,不和外界往来。

出处(典故): 《北史·李谧传》:“遂绝迹下帷,杜门却扫,弃产营书,手自删削。”

示例:

杜门却扫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杜"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门"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却"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扫"的成语

杜门却扫相关推荐

成语"杜门却扫"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杜门却扫"逐字解释参考

dù①树木名。又称棠梨,杜梨。《经诗·有杕之杜》:“有杕之~,生于道左。”②堵塞;阻塞。《五人墓碑记》:“而又有剪发~门,佯狂不知所之者。”③毫无根据地随意臆造。《林黛玉进贾府》:“只恐又是你的~撰。”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mén①房屋及其他建筑物的出入口。《项脊轩志》:“比去,以手阖~。”【又】家门。《廉颇蔺相如列传》:“因宾客至蔺相如~谢罪。”【又】形状或作用似门的东西。《徐霞客洗游记》:“洞~甚隘。”②做事的方法、途径、关键。《商君书·君臣》:“臣闻道民之~,在上所先。”③家族;派别。《三国志·先主传》:“汝勿妄语,灭吾~也。”《论衡·问孔》:“孔~之徒七十二子,才胜今之儒。”④类别;门类。《旧唐书·杜佑传》:“书凡九~,计二百卷。”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què①退;后退。《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立。”②打退;击退。《六国论》:“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之。”【又】使……后退。《信陵君窃符救赵》:“北救赵而西~秦。”③推却;推辞;拒绝。李斯《谏逐客书》:“王者不~众庶。”④去;去掉。聂夷中《伤田家》:“医得眼前疮,剜~心头肉。”⑤回头。《孔雀东南飞》:“~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⑥再;重;又。《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看妻子愁何在。”⑦通“恰”,刚刚。《长亭送别》:“~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却曲】曲折。【却苏】死而复苏。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ào义同‘扫’(sǎo),用于‘扫帚’。另见sǎo。【扫边】担任戏曲中的配角:~老生。【扫除】(1)清除肮脏的东西:室内室外要天天~。(2)除去有碍前进的事物:~障碍|~文盲。【扫荡】(1)用武力或其它手段肃清敌人。(2)泛指彻底清除:只要是八股,无论新旧,都应当~。【扫地】(1)用笤帚、扫帚清除地上的脏东西。(2)比喻名誉、威风等完全丧失:威信~。【扫房】彻底打扫室内的墙壁和房顶。【扫雷】排除敷设的地雷或水雷。【扫雷舰】搜索和排除水雷的军舰。装备有扫雷设备和自卫火炮。主要任务是扫除水雷障碍,开辟雷区航道,以保障舰船航行安全。【扫雷坦克】装有扫雷器的坦克。【扫雷艇】担负扫雷任务的小军舰。装备有小型扫雷具。主要用于停泊场、狭水道、港湾浅水区和江河扫除水雷。【扫盲】扫除文盲,对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成年人进行识字教育,使他们脱离文盲状态。【扫描】利用一定装置使电子束、无线电波等左右移动而描绘出画面、物体等图形。扫描方式有电子扫描和机械扫描。【扫灭】扫荡、消灭。【扫墓】到墓地祭奠、培土和打扫,现多指在烈士碑墓前举行纪念活动:清明~。【扫平】扫荡平定。【扫射】用机关枪、冲锋枪等左右移动连续射击。【扫视】目光迅速地向周围看。【扫数】尽数;全数:~还清|~入库。【扫榻】<书>打扫床上灰尘,表示欢迎客人:~以待。【扫听】<轻><方>探询;从旁打听。【扫尾】结束最后部分的工作。【扫兴】正当高兴时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兴致低落。【扫帚】<轻>除去尘土、垃圾等的用具,多用竹枝扎成,比笤帚大。【扫帚菜】地肤的通称。【扫帚星】彗星的通称。旧时迷信的人认为出现扫帚星就会发生灾难。因此扫帚星也用为骂人的话,如果认为发生的祸害是由某人带来的,就说某人是扫帚星。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