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历史故事

本栏目包括有历代皇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成语故事、中国野史故事等,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陕甘宁抗日根据地:红军长征后革命的大本营

来源:肥壤网 2016-09-05 围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肥壤网历史故事大全栏目精心整理了大量历史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陕甘宁抗日根据地:红军长征后革命的大本营的历史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陕甘宁抗日根据地:红军长征后革命的大本营吧。

文史百科:陕甘宁抗日根据地:红军长征后革命的大本营

陕甘宁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西、甘肃和宁夏三省交界地区建立的抗日根据地,也称陕甘宁边区。它的基础是原陕甘宁革命根据地。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领导的清涧起义、渭南起义和旬邑起义失败后,陕西省委派刘志丹和谢子长到陕北开展武装斗争,

先后建立陕甘边和陕北两块革命根据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同陕甘红军会师,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胜利,粉碎了敌人对陕甘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极大地巩固了革命根据地。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与中央红军胜利会师,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从此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根据同国民党谈判达成的协议,按照团结抗日的原则,对陕甘宁革命根据地进行更名改制。1937年9月6日,原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政府正式改称陕甘宁边区政府,首府延安,林伯渠任主席,张国焘任副主席。国民政府划定陕甘宁边区政府管辖范围为23个县,即陕西肤施、甘泉、 ~县、延川、延长、安塞、安定、保安、靖边、定边、淳化、旬邑、吴堡、清涧、绥德、米脂、葭县,甘肃的正宁、宁县、庆阳、合水、环县、镇原。此外,宁夏的花马池,陕西的神府区、关中的部分地区,均归边区政府直接管辖。它北起陕西北部的府谷、横山,南达陕西中部的淳化、旬邑,西至甘肃固原、宁夏的豫旺堡,东临黄河,南北长900里,东西宽800里,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50万。

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指导中国革命。毛泽东集全党智慧撰写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和《论联合政府》等一系列重要着作,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战略、策略,科学地揭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规律,成为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思想武器。陕甘宁边区和延安因此被誉为“抗日的灯塔”和“革命的圣地”。

中共中央十分重视陕甘宁边区的巩固和建设,提出要把边区建设成为全国抗日民主的模范区。实行民主政治,是陕甘宁边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从1937年5月起,边区进行不分阶级、不分党派、不分宗教信仰、男女平等、民族平等的民主选举,到10月相继完成了乡、区、县的选举,成立各级议会和民主政府,奠定了边区抗日民主政权的基础。1939年1月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在延安召开,民主选举产生了边区参议会和边区政府,通过了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的施政纲领,选举高岗为边区参议会议长,林伯渠为边区政府主席。1941年4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纲领经毛泽东反复修改,规定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纲领。11月,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召开第一次会议。按照“三三制”原则,开明绅士李鼎铭被选为边区政府副主席。根据他的建议,中共中央于12月实行精兵简政,减轻了人民负担,解决了机构庞大和受到战争破坏的社会经济缺乏足够承受力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并为培训干部、积蓄力量提供了条件。

文史百科:陕甘宁抗日根据地:红军长征后革命的大本营

中共中央十分重视加强边区党的建设,重视对党员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并从1942年春开始开展了全党的普遍整风运动,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作风。

陕甘宁边区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经济。边区经济建设的根本问题是发展生产,开辟财源,保障军队和党政机关的供给,改善人民生活,支持长期抗战。为此,边区政府采取许多措施,实行减租减息政策,调节了根据地内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团结了各个阶级、阶层,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根据地的经济发展。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相持阶段,为了战胜日、伪军封锁造成的严重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强调走生产自救的道路。大生产运动首先在陕甘宁边区展开,使边区的各种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巩固抗日民主政权,支持敌后长期战争,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