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历史故事

本栏目包括有历代皇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成语故事、中国野史故事等,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清朝着名的十大名将中:汉人竟占有八成

来源:肥壤网 2016-09-10 围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肥壤网历史故事大全栏目精心整理了大量历史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清朝着名的十大名将中:汉人竟占有八成的历史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清朝着名的十大名将中:汉人竟占有八成吧。

历史人物:清朝着名的十大名将中:汉人竟占有八成

清朝,似乎很少有令人称道的历史名将。一方面,可能是距今历史过近,缺少了演义和小说,使得他们的故事不为我们所熟悉;另一方面,可能是清朝后期的腐败统治,导致人们对这个朝代不待见吧。但是,事实上,清朝也是有一些名将的。下面,小编就为你介绍清朝的十大名将。

冯子材,汉族人晚清抗法名将,民族英雄。自幼父母双亡,流落江湖,历任广西、贵州提督。咸丰年间从向荣、张国梁镇压太平军,中法战争时,已年近70,起用为广西关外军务帮办,大败法军于镇南关,取得镇南关大捷,并攻克文渊、谅山,重创法军司令尼格里,授云南提督。甲午战争间奉调驻守镇江,官终贵州提督。 爱新觉罗·多尔衮,满族人,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天聪二年(1628年),17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因为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天聪九年(1635年),多尔衮等率军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得传国玉玺。崇德元年(1636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次年正月,皇太极令多尔衮追击朝鲜国王家属。崇德六年(1641年)至七年(1642年)的松锦之战中立下卓越战功。

岳钟琪,汉族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名将,被乾隆帝赞为“三朝武臣巨擘累,官拜陕甘总督,封三等威信公,屡平边地叛变。征讨罗卜藏丹津事宜中,岳钟琪抓住春草未长,叛军人畜乏粮,分散屯驻牧养的时机,奇兵奔袭罗卜藏丹津驻地,所率五千精兵,均是一人两骑,长途奔袭,岳钟琪以少胜多,一鼓作气乘胜追击“一昼夜驰三百里,不见虏乃还,出师十五日,斩八万级”。岳钟琪只用了15天时间,就把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的青海土地完全收复,这是中国战史上着名的战役之一。同时,他还主持着平定西藏,平定大小金川的战役。 施琅,汉族人。原为郑芝龙和郑成功的部将,降清后被任命为清军同安副将,不久又被提升为同安总兵,福建水师提督,先后率师驻守同安,海澄,厦门,参与清军对郑军的进攻和招抚,1683年率军渡海统一台湾,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但由于后人对明郑的同情心理,对他的评价往往有失公允。年羹尧,汉族人。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他在征战西藏的时候,传出了闻声识贼轶事;而在平定青海时,又表现了其料敌先机的军事才能。年羹尧不失为一位名将。

福康安,满族人,先后平定甘肃回民田五起事、台湾林爽文起事、廓尔喀入侵、苗疆起事,累封一等嘉勇忠锐公。福康安一生征战南北,戎马倥偬,参与了四次镇压各地民变,是朝廷足资依靠的军事重臣。另有一次是入藏征讨入侵者,这对边疆的安定有很大贡献。福康安不仅善于作战,常能扭转危局,转败为胜,而且每于战后都能妥为办理善后事宜,尤其是在对台湾和西藏的战事之后,抓住急待解决的问题,制订章程,恢复生产,稳定局势,因而他的理事才能也同样受到了乾隆帝的表彰。石达开,汉族人。太平军的高级将领们对其的胆略十分推崇,如李秀成谈及各王优劣才能时“皆云中中,而独服石王,言其谋略甚深”,陈玉成认为太平军将领“皆非将才,独冯云山石达开差可耳”。而清朝方面,连被其在鄱阳湖的的要投水自尽的曾国藩都说“查贼渠以石为最悍,其诳煽莠民,张大声势,亦以石为最谲”,左宗棠说他“狡悍着闻,素得群贼之心,其才智诸贼之上,而观其所为,颇以结人心,求人才为急,不甚附会邪教俚说,是贼之宗主而我之所畏忌也”,骆秉章说他“能以狡黠收拾人心,又能以凶威钤制其众”,是“首恶中最狡悍善战”。直到他死去近40年后,由清朝地主文人所撰的着作《江表忠略》之中还有这样的记叙:“至今江淮间犹称……石达开威仪器量为不可及。”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