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安危与共 > 安危与共的成语解释

安危与共

读音(发音): ān wēi yǔ gòng

详细解释(意思):共同享受安乐,共同承担危难。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连。

出处(典故): 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

示例:

安危与共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安"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危"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与"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共"的成语

安危与共相关推荐

成语"安危与共"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安危与共"逐字解释参考

ān①安定;安稳;安宁;安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山。”《归去来兮辞》:“审容膝之易~。”②安适;安逸.《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乐也。”《琵琶行》:“予出官二年,恬然自~。”③养;奉养.《曹刿论战》:“衣食所~,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论语十则》:“老者~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④抚慰;安抚.《孔雀东南飞》:“时时为~慰,久久莫相忘。”《赤壁之战》:“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之~,与结盟好。”⑤安心;习惯于.《柳敬亭传》:“敬亭亦无所不~。”⑥安置;安放.《失街亭》:“离山十里,有王平~营。”⑦怎么;哪里.《陈涉世家》:“燕雀~知鸿鹄之志哉?”⑧表处所.哪里;什么地方.《鸿门宴》:“沛公~在?”【安厝】1.安葬.《三国志·蜀书·先主甘皇后传》:“园陵将成,~有期。”2.停灵待葬或浅埋以符改葬.《红楼梦》:“且说贾政等送殡到了寺内,~毕,亲友散去。”【安堵】安居;不受骚扰.《三圉志·魏书·钟会传》:“百姓士民,~旧业。”也作“案堵”“按堵”。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wēi①高。《蜀道难》:“~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②危险;危急。《谏太宗十思疏》:“不念居安思~,戒奢以俭。”③危害;使处于危险的境地。《齐桓晋文之事》:“抑王兴甲兵,~士臣,构怨于诸侯。”④危弱。《陈情表》:“人命~浅,朝不虑夕。”⑤端正;正直。《陶侃》:“侃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而膝~坐。”【辨】危,险。“危”作“危险”讲时,含有危急或不稳定的意思,多作形容词。“险”只表示地势险要或道路险阻等,多作名词。上古表示“危险”的意思时,一般“危”不用“险”。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ǔ①给予。《鸿门宴》:“则~一生彘肩。”②结交;交好。《六国论》:“~嬴而不助五国也。”③朋友;同类者。《原毁》:“其应者,必其人之~也。”④通“举”。整个;都。《涉江》:“~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⑤和。《愚公移山》:“吾~汝毕力平险。”⑥介绍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方,相当于“跟”、“同”等。《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归?”⑦介绍比较对象,相当于“跟……相比”。《柳毅传》:“洞庭之~京邑,不足为异。”⑧为;替。《兵车行》:“去时里正~裹头。”yù①赞同。《中山狼传》:“固君子之所不~也。”②参与;参加。《殽之战》:“蹇叔之子~师。”yú表示疑问、反诘或感叹,相当于“吗”、“吧”、“啊”。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欤”。《齐桓晋文之事》:“王之所大欲,可得闻~?”br>【与国】友好的国家。【与手】施毒手杀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gòng①共有;共用。《论语》:“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敝之而无憾。”《赤壁之战》:“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之矣。”②共同;一起。《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氏璧,天下所~传宝也。”③同样;一样。《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色。”④跟;与。《祭妹文》:“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汝筹画也。”⑤和;与。《滕王阁序》:“秋水~长天一色。”⑥总共。《核舟记》:“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八扇。”gōng①通“恭”,恭敬。《左传·文公十八年》:“父义,母慈,兄友,弟~,子孝。”②通“供”,供给;供应。《烛之武退秦师》:“行李之往来,~其乏困。”gǒng①通“拱”,拱手,两手合在胸前,表示恭敬。《荀子·赋篇》:“圣人~手。”②环绕。又写作“拱”。《论语·为政》:“居其所而众星~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