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历史故事

本栏目包括有历代皇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成语故事、中国野史故事等,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宋代的酒度数低 武松过景阳冈喝的酒只有10度

来源:肥壤网 2016-09-16 围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肥壤网历史故事大全栏目精心整理了大量历史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宋代的酒度数低 武松过景阳冈喝的酒只有10度的历史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宋代的酒度数低 武松过景阳冈喝的酒只有10度吧。

野史秘闻:宋代的酒度数低 武松过景阳冈喝的酒只有10度

设计巧妙的“温碗注子”

在溧水博物馆里,收藏着一件出土于原溧水县物资局宿舍基建工地宋墓的“青白釉带温碗注子”,这是一套典型的宋代酒器,早在南唐就已经出现,《韩熙载夜宴图》中就有这种“温碗注子”的身影。

专家告诉记者,青白釉带温碗注子是一套既能盛酒又能烫酒的器具,设计十分精妙。其中间为注子,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酒壶。注子四周还有一个温碗,只要将温碗放满热水,就能使注子中的酒保持温度。

温碗被设计成莲花形,据推测,这件“青白釉带温碗注子”是北宋初年景德镇湖田窑的产品,在当时,这是贵族和官员阶层使用的高档酒具。

此外,据记者了解,南京本地发现的宋代酒具还有青白瓷带温碗注子、鎏金花口银盏、莲瓣纹碗、水波鱼纹盏、贴摩羯鱼纹碗、六瓣葵口碗等。

在《水浒传》、《说岳全传》等以宋代为背景的小说里,我们能看到书中人物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豪气冲天的情节。

山东社科院研究员王赛时在其所着《中国酒史》中指出,宋代人喝的酒度数其实不高。以武松在景阳冈喝的“三碗不过冈”的村酒为例,那种酒接近于现在的黄酒,酒精度数在10度左右。这一点可以从店小二的描述可见一斑:“我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唤作‘出门倒’:初入口时,醇浓好吃,少刻时便倒。”醇浓、后劲大正是黄酒的特点。

连喝十八碗,也算是海量了。有专家分析,武松喝酒前,店小二已经通过筛酒的程序,也就是用带网眼筛子的器具将酒糟剥离,使得酒精度数降低了不少。否则,即便是好汉武二郎,连喝十八碗,估计也要趴下了。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