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运筹建策 > 运筹建策的成语解释

运筹建策

读音(发音): yùn chóu jiàn cè

详细解释(意思):筹划情况,拟订作战策略。

出处(典故): 《隋书·李德林传》:“运筹建策,通幽达冥,从命者获安,违命者悉祸。”

示例:

运筹建策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运"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筹"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建"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策"的成语

运筹建策相关推荐

成语"运筹建策"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运筹建策"逐字解释参考

yùn①转动。《齐桓晋文之事》:“天下可~于掌。”②搬运。《愚公移山》:“叩石垦壤,箕畚~于勃海之尾。”③用。《子孙·九地》:“~兵计谋,为不可测。”④气数;运气。《滕王阁序》:“时~不齐,命途多舛。”⑤南北距离。《国语·越语》:“广~百里。”【运笔】书法用语,运腕用笔。【运祚】寿命。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hóu①计数用的竹签、筹码。《醉翁亭记》:“射者中,弈者胜,觥~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②谋划,计划。《赤壁之战》:“请为将军~之。”【又】计策,计谋。《晋书·宣帝纪》:“非经国远~。”③古代投壶用的矢。《礼记·投壶》:“~,室中五扶。”(扶:四指宽度为一扶。)【筹策】1.计算用的工具。《老子·二十七章》:“善计,不用~;善闭,无关键不可开。”2.谋划。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高帝曰”【筹画】谋画。【筹略】谋略。陈寿《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又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奇至。”【筹算】1.古代用写有数字的竹签计算运用,称为筹算。班固《汉书·货殖列传》:“运~,贾滇、蜀民,富至童八百人,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2.谋画。《新唐书·李勣传》:“其用兵多~,料敌应变,皆契事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iàn①竖立;树立。《赤壁之战》:“乃取蒙冲斗舰,……上~旌旗。”②树立;建树。《卖柑者言》:“果能~伊、皋之业耶?”③建议;提议。王安石《上田正言书》:“曾未闻执事~一言寤主上也。”④建造;修建。张衡《东京赋》:“~丛台于后。”⑤倾泻;倾倒。《史记·高祖本纪》:“譬犹居高屋之上~瓴水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è①竹制的马鞭子。《过秦论》:“振长~而御宇内。”《马说》:“执~而临之。”②鞭打;鞭策。《马说》:“~之不以其道。”《中山狼传》:“~蹇驴,囊图书。”③竹杖;拐杖。《淮南子·夸父逐日》:“夸父弃其~。”④拄着(拐杖)。《归去来兮辞》:“~扶老以流憩。”⑤写字的竹简;书册。也写作“册”。《王冕读书》:“执~映长明灯读之。”⑥记录;登记。《木兰诗》:“~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⑦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及任免的文书。《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于是即帝位,~亮为丞相。”⑧古代政论性文体名;策论。如苏轼的《教战守~》。《海瑞传》:“即伏阙上《平黎~》。”⑨计策;计谋。《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宁许以负秦曲。”《后序》:“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名】指出仕做官。古代出仕做官之人,都要在自己上司的名薄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以表明从属。范晔《后汉书·蔡邕传》:“吾~汉室,死归其正。”【策士】谋士,指古代在大官或名人门下出谋划策的人。柳宗元《沛国汉原庙铭》:“故曲逆起为~,辅成帝图。”(曲逆:曲逆侯陈平)【策问】汉以来科举取士,以政治、经济等设问,写在简策上,让应试者分条解答。也称“对策”。《后汉书·和帝纪》:“帝乃亲临~,选补郎吏。”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