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历史故事

本栏目包括有历代皇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成语故事、中国野史故事等,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明代蓝宝石被称做“鸦青” 由阿拉伯语演化而来

来源:肥壤网 2016-09-21 围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肥壤网历史故事大全栏目精心整理了大量历史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明代蓝宝石被称做“鸦青” 由阿拉伯语演化而来的历史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明代蓝宝石被称做“鸦青” 由阿拉伯语演化而来吧。

野史秘闻:明代蓝宝石被称做“鸦青” 由阿拉伯语演化而来

对于女孩们来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中出土的各种嵌宝石金首饰是如此炫丽,一旦看见,就简直兴奋得想尖叫。蓝宝石在这些首饰中占有相当比例,每一颗都像一滴阳光下的海水,莹澈透明,可是,在明代,它们却被唤作“鸦青”。

《金瓶梅词话》中就提到,李瓶儿私房宝物内包括“二两重一对鸦青宝石”,还有过世公公花太监生前所用的“一件金镶鸦青帽顶子”。《二刻拍案惊奇》“襄敏公元宵失子”一篇描写小主人公头上的华帽,“四围又是五色宝石镶着”,鸦青为其中一种。《型世言》中有一篇《宝钗归仕女》故事,其中带动情节发展的是司氏的一支祖传金钗,钗上所镶“四五颗都是夜间起光的好宝石”,“内中有一粒鸦青”。蓝盈盈的半透明宝石,为什么在明人生活中获得这样一个称呼

原来,从元代起,人们直接借用阿拉伯语里的“宝石”一词,以其音译词称呼从异国进口而来的彩色宝石。阿拉伯语中,“宝石”一词发音大致接近“yagut”,在汉语中被音译为“鸦鹘”,也写作“亚姑”、“雅姑”、“雅忽”“鸦琥”等。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介绍“回回石头”,即从伊斯兰世界进口的多种宝石,其中就包括“鸦鹘”一项,并且具体列有红亚姑、青亚姑、黄亚姑、白亚姑,显然是指红、蓝、黄、白的异国宝石。

所以,《金瓶梅词话》中出现的“金镶鸦青帽顶子”,与梁庄王墓的一件“金镶蓝宝石帽顶”在大体形态上一致,是以黄金打成花型座,其上嵌一颗大蓝宝石,具体使用时,将它固定在男帽的头顶处,制造华贵气派。《宝钗归仕女》中那一支镶着鸦青、石榴子、酒黄宝石的金钗,则与定陵、梁庄王墓以及其他明墓出土的首饰一样,特意以色彩不同的贵重宝石组合排列,达成缤纷瑰丽的视觉效果。因此,在今天,应当注意到博物馆去观赏出土文物,以这种方式辅助理解古典文学,通过文物与文献两方面来还原古人生活的生动图景。

把异国宝石作为奢侈品的重要一项,以国际贸易的形式加以进口,是中国历史上长期流行的做法。上流社会的这一嗜好带来的结果之一,就是异国语言中关于“宝石”的词称会以音译的形式引入汉语,从此在中国文化中留下微妙的痕迹。由鸦鹘到鸦青,即为其中一例。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