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历史故事

本栏目包括有历代皇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成语故事、中国野史故事等,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解密:太监究竟从何时开始在中国政坛中“走红”

来源:肥壤网 2016-09-29 围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肥壤网历史故事大全栏目精心整理了大量历史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解密:太监究竟从何时开始在中国政坛中“走红”的历史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解密:太监究竟从何时开始在中国政坛中“走红”吧。

历史解密:解密:太监究竟从何时开始在中国政坛中“走红”

我们来谈谈太监从何时开始走红的吧 提起“走红”这词,我们大概也觉得亲切,比如卖个包卖个萌晒下胸,或者傍个明星天王秀恩爱。这都能红。不过,古代准入机制就高多了,性质也不太相同。至于太监的走红,一定是跟当时最高领导是有干系的,也就是旧时代的皇帝(或者诸侯王)。那么,太监这个职业,又是何时受到领导倚重呢

我们先来翻开《周礼》,里面大概有对太监的简略记载,摘抄一二:“酒人,阉十人”、“缝人,阉二人”、“浆人,阉五人”,诸如此类。这《周礼》主要记载着周朝的一些制度习俗,可以看出,在当时太监是没有地位的,主要也是从事一些宫廷打杂事务,如酿酿酒补补衣服洗洗内裤什么的。

到了列国时代,大概也有数百年的时间跨度。但太监折腾出的动静,着实不多。比较出名的,大概是齐桓公晚年的一场宫廷内乱吧。当时有位名叫竖刁的,为了和齐桓公拉近关系,套近乎,自宫了,当了太监。齐桓公这人,比较容易感动,给他安排了一个要职,还一度想立他为相。后来呢,竖刁和一位叫做易牙的流氓厨师,以及叫卫开方的吃软饭富二代,趁着齐桓公病危之时,终于在宫里搞出了祸端。

至于太监职能制度化,大概是从汉朝开始的。有了制度的保障,太监这个职业终于可以开始名正言顺地走上历史的前台。汉王朝大家都知道,是个中央高度集权的帝国。尤其到了西汉汉武帝时代,更是军政一把抓,同时,为了防止一些以丞相为代表的外朝官员势力做大,他也有意识地培养太监势力,作为制衡。汉武帝有时发号政令,也有意无意直接从禁中发出(也就是皇帝起居之所),当然,当时传递政令的,可以是太监,也可以其他内侍官员(非太监)。这般,太监等内官的权重就大大增加了。但汉武帝是个雄主,太监势力终究还是没有造次。

但到了东汉汉章帝时期,却出了一桩宫廷秘案。这桩秘案,为太监此后在内廷独舞风骚,创造了先决条件。当时禁中有位当差的官员,叫做郭举,是个生理健全的男人,大概因为常在宫中走,终于没把持住,和后宫一些不太检点的妃子勾搭上了。恰好有次不太小心,竟让汉章帝撞见了,郭举大概也是急了,竟然拔起刀要挟皇帝,恐吓此事不要声张。

不用说,皇帝吓坏了。

这个事件直接后果就是,一些带把子的官员直接退出禁中。从此,清一色的太监开始把持内廷,代发一些政令。若遇见皇帝个人能力不强的,太监就俨然成了天子的直接代言人,而朝中官员为了和皇帝套近乎,自然就得千方百计讨好太监。如是,不走红都难了。

此外,也有一些皇帝,为了制衡打击外官,比如汉桓帝,就曾联手太监除掉权臣。当然,作为置换,有些太监功成之后,加官进爵,甚至还可以分侯。到了东汉末年,太监组织集团化,更不受国家编制限制,一朝有上千太监已是司空见惯,成了当朝一祸。虽然后有“十常侍”灭门事件,此后数朝也屡经沉浮,但太监这个特殊的群体,却再也不甘心也不愿意退出历史舞台了。尤其到了唐、明等朝的中后期,太监专权更成了一道政治奇观。直至近代,方才彻底绝迹。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