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历史故事

本栏目包括有历代皇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成语故事、中国野史故事等,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解密:国父孙中山的遗言为何又叫《总理遗嘱》?

来源:肥壤网 2016-10-11 围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肥壤网历史故事大全栏目精心整理了大量历史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解密:国父孙中山的遗言为何又叫《总理遗嘱》?的历史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解密:国父孙中山的遗言为何又叫《总理遗嘱》?吧。

历史解密:解密:国父孙中山的遗言为何又叫《总理遗嘱》?

2015年3月12日,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逝世90周年。孙中山临终前,留下了遗嘱,其中最重要的是《总理遗嘱》,又称《国父遗嘱》《国事遗嘱》。但由于过去对这方面记载比较含糊,造成不少误传。

1925年1月,孙中山决定成立政治委员会,指定于右任、汪精卫、李大钊、陈友仁和吴稚晖为委员,全权处理国民党的日常事务。

随着孙中山病情加重,不时进入昏迷状态,政治委员会开始为其准备后事。首先是起草孙中山的遗言,当时讨论热烈,因为孙中山已经不能亲自书写,只能口授由他人 执笔。当时讨论这个遗言叫什么为好,有人说叫“遗诏”,有人反对,清朝帝制是在孙中山领导下推翻的,“遗诏”有帝王思想,有违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有人主张 用“遗训”,但多数人也认为不妥。正在争论时,国民党元老吴稚晖一语破的,他说:“我们是信仰三民主义,‘遗诏’‘遗训’都不妥,是皇帝语气,我认为以 ‘遗嘱’为好。”他的这个提议获得一致认可,遂定名《总理遗嘱》,并决定由吴稚晖起草。

这份《总理遗嘱》在国民党当政时,每当有重大活动和仪式时,均要诵读,成为国民党人的必修课。后来传播很广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句子实际上并非来自遗嘱原文,而是来自国民党元老戴季陶所作的《国父纪念歌》中的歌词,是从遗嘱中提炼出来的。

遗 嘱中还有《家事遗嘱》和《致苏联遗书》。前者也是由吴稚晖起草,后者则由当时的苏联顾问鲍罗廷起草。2月14日,孙中山口授遗嘱时,在场的宋子文、孙科、 孔祥熙、邵元冲、吴稚晖、戴恩赛、何香凝、邹鲁、戴季陶等人都作为证明人在遗嘱上签了字。孙中山本来也要签字的,但是,因为听见宋庆龄在邻室悲泣,不忍心 让宋庆龄伤心,这天就没在遗嘱上签字。直到逝世前一日的3月11日凌晨1时,他自知在世不久,才在遗嘱上补签上自己的名字。

在《总理遗嘱》 原件上,签字名单中,笔记者为汪精卫。汪精卫后来在不同的场合吹嘘,他是《总理遗嘱》起草者,就是孙中山的合法继承人,以提高自己的声望和地位,与蒋介石 争夺正统地位。不少人也误认为是汪所起草。但实际上,汪精卫不过是略作润饰并誊写,送与孙中山过目并签字而已。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