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历史故事

本栏目包括有历代皇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成语故事、中国野史故事等,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晚清维新派“维新四公子”:当世称奇的传奇人物

来源:肥壤网 2016-10-13 围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肥壤网历史故事大全栏目精心整理了大量历史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晚清维新派“维新四公子”:当世称奇的传奇人物的历史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晚清维新派“维新四公子”:当世称奇的传奇人物吧。

历史人物:晚清维新派“维新四公子”:当世称奇的传奇人物

晚清维新派“维新四公子”,分别为:陈三立、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

陈三立

于1853年出生在江西修水县,字伯严,号散原,父陈宝箴。

陈三立年少时就才识过人,“倜傥有大志”,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约束。光绪八年(1882年),参加乡试,因深恶“八股文”,应试时,不按八股文作答,而以散文体答卷。在初选时, 他的卷子就被扔在一边,幸好主考官陈宝琛赏读到,将他选拔为举人。四年后,陈三立赴京会试,中进士,授吏部主事。但当时吏部早已腐败透顶,陈三立虽有经纬之才,却无法施展。1898年,当陈三立听闻《马关条约》签订后,悲愤至极,致电张之洞,“吁请诛合肥(李鸿章),以谢天下”。当然,张之洞深谙晚清的官场之道,哪里会考虑陈三立的吁请。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其父陈宝箴被任命为湖南巡抚,他原想以湖南为富国强兵的“试验地”,进而挽救华夏于危难之中。为了协助父亲实施救国之道,陈三立干脆辞官随父前往湖南上任。父子联手,效法日本明治维新,在湖南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吸引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一大批维新志士,瞬间给湖南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使之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当时人们将湖南比做日本幕府时期的萨摩和长门。这还要归功于陈三立。

不久,陈三立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并称“维新四公子”, 声名显赫一时。受到父亲影响,青年陈三立对西方列强侵华、大清内忧外患有着不同寻常的认识。

戊戌政变后,与其父一起被革职。抗战爆发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想拉拢陈三立出山,但为表明立场,他绝食五天,最后忧愤而死,享年八十五岁。

谭嗣同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