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历史故事

本栏目包括有历代皇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成语故事、中国野史故事等,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解密:姜太公吕尚为何被世人奉为护佑神灵?

来源:肥壤网 2016-10-17 围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肥壤网历史故事大全栏目精心整理了大量历史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解密:姜太公吕尚为何被世人奉为护佑神灵?的历史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解密:姜太公吕尚为何被世人奉为护佑神灵?吧。

历史人物:解密:姜太公吕尚为何被世人奉为护佑神灵?

吕尚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和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古代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被世人尊为“百家宗师”,奉为“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护佑神灵。

吕尚,生卒不详,姜姓,吕氏,名尚,字牙,尊称子牙,号太公望,周武王尊之号为“师尚父”,为炎帝神农氏54世孙,东海(今山东日照市)人。人们通俗叫法称其为“姜太公”。

吕尚是朝代交替时期的一个关键人物。有关他的享年,从八九十岁到一百三四十岁,什么说法都有。究其原因,除了文献记载的有限,更重要的还是缺少一个可供参照的年表。

在《说苑?指武》篇里,还有细节的记载:“文王曰:‘吾欲用兵,谁可伐 密须氏疑于我,可先往伐 ’管叔曰:‘不可,其君天下之明君也,伐之不义。’太公望曰:‘臣闻之,先王伐枉不伐顺,伐险不伐易,伐过不伐及。’文王曰:‘善!’遂伐密须氏,灭之也。”说到此,初步的结论已经有了:即太公到文王那里任职时,最大的可能应是公元前1056年。这年他是72岁,姜太公应生于公元前的1127-1128年。太公的卒年,相关的史料主要也是两种。一是《史记?齐太公世家》里说:“盖太公之卒,百有余年。”二是《古本竹书纪年》记有“周康王六年,齐太公望卒”;《今本竹书纪年》记有“周康王六年,齐太公薨”。不难看到,司马迁的说法是“盖”字当头,无从追索。

他在没有得到文王重用的时候,隐居在陕西渭水边一个地方。那里是周族领袖姬昌(即周文王)统治的地区,他希望能引起姬昌对自己的注意,建立功业。

于是,姜太公钓鱼引出了一段佳话——愿者上钩的典故也由此而来。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接着有香味的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太公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举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一天,有个打柴的来到溪边,见太公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10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的!”太公举了举钓竿,说:“对你说实话吧!‘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到王与侯!”太公奇特的钓鱼方法,终于传到了姬昌那里。姬昌知道后,派一名士兵去叫他来。但太公并不理睬这个士兵,只顾自己钓鱼,并自言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姬昌听了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太公来。可是太公依然不答理,边钓边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姬昌这才意识到,这个钓者必是位贤才,要亲自去请他才对。于是,他吃了三天素,洗了澡换了衣服,带着厚礼,前往番溪去聘请太公。姜太公见他诚心诚意来聘请自己,便答应为其效力。

吕尚做了文王的谋士,官封太师。吕尚治理齐国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临海的自然条件开发鱼盐资源,发展工商业,使人民安居乐业,使周朝的统治得到了巩固。他不仅是西周的功臣,而且是辅佐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朝之元老,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经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吕尚作为中国韬略鼻祖、千古武圣,其文韬武略、经国治军,理民化俗之论、之策、之术,都为后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为华夏民族所称颂、效法。其道德功业,为后人所推崇、称颂。有人把他列入神仙之首,说他能呼风唤雨、使神役鬼;有人把他尊为“兵家鼻祖”;齐人称他为“天齐至尊”等等。历代文人墨客、哲人智士、兵家武士,都在诗词文论、兵书战策中,抒发情怀,对其称赞有加。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