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历史故事

本栏目包括有历代皇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成语故事、中国野史故事等,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解密海昏侯:悲催一生都是其祖汉武帝惹的祸

来源:肥壤网 2016-10-20 围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肥壤网历史故事大全栏目精心整理了大量历史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解密海昏侯:悲催一生都是其祖汉武帝惹的祸的历史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解密海昏侯:悲催一生都是其祖汉武帝惹的祸吧。

历史人物:解密海昏侯:悲催一生都是其祖汉武帝惹的祸

海昏侯刘贺,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西汉王朝第九位皇帝,也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后元元年,即公元前88年,其父刘髆去世,年仅五岁的刘贺嗣位,成为西汉第二位昌邑王。

元平元年,即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无子,刘贺被拥立为皇帝,在位仅27天就被废黜皇位,依旧回故地巨野做昌邑王。元康三年,即公元前63年,刘贺被废为海昏侯,移居豫章国,即今日江西南昌。神爵三年,即公元前59年,刘贺去世,史称汉废帝。

在盖棺定论时,刘贺只是一个侯。但是,仅仅一个“侯”,远不足以概括他极其戏剧化的一生。假如要在他的“侯”字之前加上限定词,则非“帝王”二字莫属,可以说,刘贺是“帝王侯”。然而,刘贺却是千古悲催“帝王侯”。

刘贺贵为皇胄帝孙,先当昌邑王,再做大汉皇帝,随即被贬为平民百姓,最后为海昏侯。如此跌宕起伏、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在中国帝王史上仅此一例。刘贺的一生从蜜罐里生活开始,含着金匙生,却咽着黄连死。种种的悔恨、愤慨、悲伤、忧愁、病痛,让他死在34岁这个人生的黄金岁月。难怪俗话说,人生高点越高,摔得也就越凄惨、越悲痛。

一、追根溯源,其祖父汉武帝刘彻惹的祸。

首先来看汉武帝刘彻和刘贺的关系。汉武帝是刘贺的祖父,刘贺的父亲刘髆,是深受汉武帝宠幸的李夫人所生。这位李夫人就是那个“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的李夫人。天汉四年,即公元前97年,刘贺被封为昌邑王。

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继“文景之治”后,开创了西汉王朝前所未有的强盛局面。然而,在他晚年也出现了严重的统治危机,一方面是由于长期的对外扩张、个人的奢侈、用法的严苛,使得国库空虚,社会矛盾尖锐。另一方面,汉武帝与太子刘据之间因个性及治国理念的差异潜伏着矛盾,加之武帝晚年身体不好,于是奸臣江充从中挑拨,认为是有人利用巫蛊作祟,酿成了“巫蛊之祸”。最终,戾太子及卫皇后自杀,卫氏均被诛杀,唯一的幸存者仅有太子之孙,汉武帝的曾孙,即后来的汉宣帝。

“巫蛊之祸”后,继承人的选择便成为了汉武帝最头疼的问题。征和三年即公元前90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即李夫人之兄与亲家丞相刘屈氂密谋立刘髆为太子。然而刘髆并不是汉武帝中意的人选,事发后,李广利投降匈奴,刘屈氂被腰斩。

后元元年,即公元前88年,即汉武帝驾崩的前一年,刘髆去世,其死因不明,或许其中有隐情。最终,汉武帝选择了少子刘弗陵即位,是为汉昭帝,并以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辅政,霍光成为了“话事人”。

二、当朝权臣霍光挑中了“很傻很天真”的刘贺。

霍光本是西汉名将霍去病同父异母之弟,他谨小慎微,加上霍去病的关系,受到汉武帝的信赖,故最终能受遗诏辅政。汉昭帝统治期间,霍光通过一系列举动排除了桑弘羊、上官桀等异己,最终总揽朝政,政由己出。可是,汉昭帝年仅22岁便去世了,又无子嗣,谁来做新皇帝 这个难题自然也落到了霍光头上。

汉昭帝无子,新皇帝自然首选汉武帝的其他儿子,当时唯独广陵王刘胥尚在,在群臣讨论时,多数人主张立广陵王。不过,广陵王“力能扛鼎,手格猛兽”,颇为出众,霍光对他很不放心,生怕他日后成为一大威胁。恰好这时有人上书迎合霍光的想法,于是,霍光以上官太后,即霍光外孙女的名义下诏,派人迎接昌邑王刘贺,以奔丧的名义入长安即位。

至于为何选择刘贺,辛德勇先生推测大概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第一,刘贺辈分比刘胥低,更便于利用上官太后来“称大辈”;第二,刘贺还不到20岁,没准儿在政治上“图样图森破”;第三,据说刘贺还“很傻很天真”,更易为霍光掌控。就这样,刘贺传奇性地君临天下了。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