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三豕涉河 > 三豕涉河的成语解释

三豕涉河

读音(发音): sān shǐ shè hé

详细解释(意思):比喻文字传写或刊印讹误。

出处(典故): 《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示例:

三豕涉河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三"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豕"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涉"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河"的成语

三豕涉河相关推荐

成语"三豕涉河"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三豕涉河"逐字解释参考

sān①三;第三。②再三;多次;多(年)。《硕鼠》:“~岁贯女,莫我肯顾。”《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尺】⒈剑。剑长约三尺,所以这样称。⒉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用“三尺”代称法律。【三辅】汉代治理京畿地区三个行政长官的合称,也指他们所管辖的区域。后代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区。【三宫】⒈儒家称天子六宫,诸侯夫人减半,称作三宫。⒉三个星座。明⒊堂、辟雍、灵台。⒋皇帝、太后、皇后。【三军】⒈古代诸侯大国军队分上军、中军、下军,其三万七千五百人。⒉古代指步、车、骑三军;现代指海陆空三军。⒊全军,通称军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ǐ猪。《墨子·鲁问》:“取其狗~食粮衣裘。”【辨】豕、彘、猪、豚。先秦时“豕”、“彘”指大猪,“豚”、“猪”指小猪。【豕牢】⒈猪圈。⒉厕所。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è①徒步渡水。《察今》:“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又】泛指各种方式的渡水。《后序》:“以小舟~鲸波,出无可奈何。”②进入;到。《赤壁之战》:“驱中国士众远~江湖之间。”③经历;经过。《教战守策》:“~险而不伤。”④牵涉;关连。刘知几《史通·叙事》:“而言有关~,事便显露。”⑤阅览。《后汉书·仲长统传》:“少好学,博~书记。”dié通“喋”,流淌。《与陈伯之书》:“朱鲔~血于友于。”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hé①特指黄河。《寡人之于国也》:“~内凶,则移其民于~东。”【又】泛指河流。《劝学》:“非能水也,而绝江~。”②指银河。谢眺《赠西府同僚》:“秋~曙耿耿,寒渚夜苍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