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历史故事

本栏目包括有历代皇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成语故事、中国野史故事等,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张作霖:“老七”张作霖超越结拜兄弟成就东北王

来源:肥壤网 2016-10-27 围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肥壤网历史故事大全栏目精心整理了大量历史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张作霖:“老七”张作霖超越结拜兄弟成就东北王的历史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张作霖:“老七”张作霖超越结拜兄弟成就东北王吧。

历史人物:张作霖:“老七”张作霖超越结拜兄弟成就东北王

张作霖以及由他领导的奉军,可谓无人不知。这支在北洋政府时期叱咤风云、长期割据东北实行自治的庞大军系在民国军事史上占据着重要篇章。张作霖能从一介草莽发展为东北王,并一度入主北京中枢,与他的把兄弟们是切切相关的。本文所要介绍的便是张作霖和他那些分分合合的把兄弟们。

树大招风

清朝末年,东北不稳,尤其是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为各路豪杰提供了崛起的机会。这其中就有新民府巡警中营游击马队管带张作霖、盖字营管带马龙潭、东亚义勇军统领冯德麟、辽源捕盗营把总吴俊升,以及在盛京将军增祺麾下效力的戈什(侍从武弁)孙烈臣。日俄战争结束后,前述诸人因在战争期间立功而各获擢升。

为了能在奉天获得更好的发展,张作霖与马龙潭、冯德麟、吴俊升、孙烈臣等人结成同盟,他们决定结拜为兄弟,相互提携、共同发展。于是前述五人加上张作霖的部属张景惠、汤玉麟、张作相一共八人于1907年互换兰谱,以年龄为序结为兄弟。马龙潭(1857年)居长、吴俊升(1863年11月21日)次之、冯德麟(1866年)为三,之后分别是汤玉麟(1869年12月22日)、张景惠(1871年6月21日)、孙烈臣(1872年6月23日)、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张作相(1881年3月8日)。

老七张作霖

八人中,马龙潭是振威将军之后,文武全才,有儒将之风;吴俊升和孙烈臣以贩马为生,先后投军,吴从伙夫干起,长于骑兵,孙在机缘巧合下因护送盛京将军避险而入伍;冯德麟出身乡勇,后落草为寇,得日军扶持而成立义勇军;张作霖等其余几人则都以“保险队”起家。

老大马龙潭

八人结拜后不到两年就将奉天的大部分军队掌握在手。至1909年,张作霖的前路巡防营、吴俊升的后路巡防营、冯德麟的左路巡防营、马龙潭的右路巡防营合兵占去奉天军队的五分之四,孙烈臣、张景惠、汤玉麟、张作相则都在张作霖麾下任管带。应该说在这一时期,兄弟八人合作亲密,在东北干得有声有色。然而这一切在1911年发生了变化。

1911年10月,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任命张作霖兼任中路巡防营统领。这一任命,使奉天的五路巡防营,张占其二,将原本张、吴、冯、马四部的平衡彻底打破。其结果是,八兄弟产生了裂痕,这其中尤以冯德麟最为突出,吴俊升次之。产生裂痕的理由倒也简单——一起出的道,又都是平级,凭什么张作霖先出头呢?

想归想,但出于自身利益,把兄弟们还是维持着合作,倒也相安无事。总之是大家各自发展,井水不犯河水。

1912年民国成立后,张作霖的部队改编为第27师,冯德麟的部队改编为第28师,马龙潭的部队改编为东边镇守使署,吴俊升的部队维持原番号并抽调一部编组骑兵第2旅。孙烈臣任第27师54旅旅长,张景惠、汤玉麟、张作相皆为第27师的团长。

这次改编,使冯德麟的实力赶上了张作霖,冯也因此有了与张平起平坐的感觉。既然旗鼓相当,又都是在奉天混饭的竞争对手,冯张之间的裂痕也就更大了。此时的冯张表面无事,暗中则互斗频繁,尤其是在谁进驻奉天省城的问题上,双方几乎撕破脸。

终究是张作霖棋高一招,在取得袁世凯的支持后不仅入主奉天,还在1916年4月成功当上奉天督军,7月又兼任奉天省长,成为奉天的最高军政首脑。这么一来,冯德麟又给比了下去。“凭什么老七这么出风头?”冯德麟在同样对张作霖心怀不满的吴俊升的暗中支持下,决心和张作霖对着干。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