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历史故事

本栏目包括有历代皇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成语故事、中国野史故事等,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演义趣闻:建国之后皇帝为什么特别喜欢杀功臣?

来源:肥壤网 2016-11-07 围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肥壤网历史故事大全栏目精心整理了大量历史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演义趣闻:建国之后皇帝为什么特别喜欢杀功臣?的历史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演义趣闻:建国之后皇帝为什么特别喜欢杀功臣?吧。

历史人物:演义趣闻:建国之后皇帝为什么特别喜欢杀功臣?

从六年(公元前201年)开始,刘邦陆续对他的主要功臣下手,第一个对付的功臣是楚王韩信,他利用云梦事件夺了韩信的领地,将其软禁在京。同年发生了匈奴入侵事件,刘邦怀疑韩王信叛国,韩王信走投无路,只好投降匈奴。韩国是第二个被废黜的异姓诸侯国。云梦事件后一年,刘邦到了赵国,辱骂赵王张敖,次年发生了柏人事件,刘邦成功利用柏人事件废黜了赵王张敖,把赵国给了儿子如意。赵国是第三个被废黜的异姓诸侯国。到汉高祖十一年,吕后杀了软禁在京的韩信,又劝说刘邦杀了梁王彭越,梁国是第四个被废黜的异姓诸侯国。彭越的惨死激起了英布的谋反,战争持续到汉高祖十二年,英布战败被杀,九江国是第五个被废黜的异姓诸侯国。

此外,一贯得到刘邦信任的相国萧何也曾一度被打入大牢,和刘邦光屁股玩大的好朋友燕王卢绾也因为受到猜疑,被迫逃亡,此后异姓诸侯王只剩下长沙王一家。刘邦还一度打算杀樊哙,至此除了明智的张良假托求仙问道,退隐江湖而得以幸免,其他主要功臣几乎无一能不受猜忌,刘邦对功臣的无端猜忌和无情屠杀,仅逊色于后世的明太祖皇帝朱元璋。

刘邦对功臣的无端猜忌和无情屠杀,与他的心理历程有极大关联。

其一:刘邦小时候就不得老爸欢心,野史相传刘大妈在大泽中怀孕得刘邦,多少有点野合私生子的嫌疑。而刘邦长大以后,因为游手好闲,又常被斥骂。很显然,刘太公并不喜欢这个孩子。此种情形想来令刘邦记忆深刻,以至于直到若干年以后,已经成为皇帝的刘邦在一次宴会上突然又想起此事,于是向老父发飚说:“老爹你以前一直骂小儿不长进,夸大哥如何如何出息,现在老爹看看小儿挣的这份家业,比大哥如何啊?”

刘太公惶恐。

其二、乱世英雄中,刘邦并不具备过人的名望和实力。他不过是一个亭长,起兵之后也不过是游击在江苏、安徽、河南交界处的一个小头目而已,投奔项梁时,他更如同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刘邦得以重新崛起,完全是项梁的厚爱扶植。也就在此时,他认识了另一个年轻人——项羽。

项羽在巨鹿与秦军主力血拼的时候,刘邦也得到独当一面的机会,但战绩似乎不佳,连攻几个城市都不成功,要知道主力都在巨鹿,对付刘邦的都是些地方部队。

经张良献计,刘邦成功的以宽大政策招降了一些秦军,终于得以进入咸阳。对待出降的大秦君臣,同样以宽厚待之。等到“约法三章”出炉,刘邦“宽厚长者”的高大形象便在秦地乃至全天下树立起来,成为刘邦以后与项羽抗衡的一大法宝。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