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民间故事

本栏目讲述给类古今中外给类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故事,民间故事大全。故事丰富,内容精彩!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好狗小白

来源:肥壤网 2016-08-06 围观:

民间故事:好狗小白

黄垭岔沟有个老汉叫张宝桂,孤身一人,在山边涧口搭了一间小马架房,一个人靠打猎和采山货过日子。老头子年近七十高龄,身子骨很是硬朗,说句话响遍半个山谷。自己道,一个人,吃饱连狗都喂了,日子好混很,将来,两腿一蹬,这小房就是棺材,即使烂掉了,也熏不着哪个。

这年初夏,张老汉进山捡羊肚子蘑,看见两个猎手在狼窝附近打死了一只老母狼,带着一只小崽儿,也就出生十几天样子,闭着双小眼睛死命往老母狼奶子上蹭,样子可怜死个人!猎手说,回去活剥了它,放在鹿胎膏里熬,能卖不少钱呢。老张头儿见小狼崽儿太可怜了,就央求说:“你们这是何苦,它啥罪都没犯呢,怎么可以弄死它?给我吧,我当狗喂着,还是个营生。”那俩猎人跟老张头儿熟,又因为省政府几年前就明令禁止狩猎,他们理屈,只好不情愿地把狼崽儿留下了,临走时扔下一句话:“早晚你受它害。”

张老汉把小狼崽儿抱回家。他家中养着一条母狗,恰巧也下了一只狗崽儿,奶水吃不了,奶头胀鼓鼓,老汉就让母狗连这小狼崽儿一块儿奶着,小狼崽儿活了下来。

动物断奶,很快事儿,山里不缺吃,一狼一狗很快长成半大个儿了。这年秋天,老母狗为撵一头狍子,竟然活活累死在树林子里。打那以后,张宝桂老汉就领着这一狼一狗过日子。狼崽子长比狗高大不少,长着一身青毛,老汉叫它“小白”,狗崽子也异常壮实,长一身黄毛,老汉就叫它“阿黄”。张老汉从来不把小白当狼待,见了人,只说看我这两条狗,多有出息。小白和阿黄不但身高体壮,还让老头儿调教出一身好“本事”来,两人高木棒障子,它们“嗖”地一下就蹿过去:遇上小野兽,常常是老汉刚刚喊出一个“咬”字,俩狗早箭一般地射出去,几乎同时将猎物咬倒!俩狗特别听老汉话。他摸摸小白脑门儿,说:“别看你个子大,你管阿黄叫哥呢,遇事让着点儿。”小白就闭上眼,拍打着那条硬尾巴,像是懂了,它从来不跟阿黄发生矛盾。老汉分食物,一般不往盆里倒,把食物拿在手,喊声“阿黄”,抛出去,阿黄就一蹿老高,在半空中把食物接住。喊小白,也是这样。张老汉心中很是高兴,说:“我这老光棍赶上老来子了。其实它们比儿子强多。”

张老汉当年是志愿军,参加过抗美援朝。战场上受了伤,不能娶妻生子,才落孤身一人。对这样功臣,国家民政部门本来有政策养他老,然而,老汉从来不领国家一分钱。他说:“到我咬不动面条子那天再说吧。”黄垭岔沟里是国有林,他自愿担任义务护林员。有他领着俩“狗儿子”牢牢地守住,哪还有人敢来盗伐林木?

这年冬天一个傍晚,张宝桂老汉正要吃晚饭,听到俩“狗儿子”狂吠乱吼,出门一看,是他外甥女儿子大朋,披一身雪花,提一大包酒肉,探望舅姥爷来了。张老汉只有大朋他妈一个外甥女,从几个月把大朋扛在肩上扛大,见孩子有这份孝心,能不高兴吗?赶紧把他让进小马架屋里。

“日子多了见不到舅姥爷,真怪想。”大朋把酒肉摆满老汉小炕桌,爷俩对饮起来,张老汉是个见了酒忘记爹妈主儿,才不在乎这个。可是,当大朋掏出一包粗肉,扔给俩狗吃,小白和阿黄却闻也不闻。

“吃咱们,白瞎你一片心思啦。”老汉笑笑,“这俩狗,除了我谁给东西也不吃,怕下毒。”

“嗯?”大朋身子微微欠了欠,脸色就有些不自然,“难道连我还能给您保镖下毒?”

“不中。公安局长也不中。人心隔肚皮,防着点儿不吃亏。往后,大朋你也记住舅姥爷一句话,交朋友一定当心哪。”张老汉语重心长地说。

大朋觉那狗不吃他食物是丢了他面子:“舅姥爷都信任我,狗反而戒备上了?如果我这酒菜里有毒,那后果岂不更严重?”

张老汉“吱”一口酒:“错了。我这么大岁数,不怕死。关键是这对狗,有它们在,遇上偷木头团伙,实在斗不过还会去报信儿呢。”

张老汉贪杯不假,可也好酒量,一瓶酒见了底,啥事没有。这时,院子里俩“狗儿子”又报警了。老汉猛地站起身,抓过猎枪:“有情况,这么晚了,没好客人!”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

上一篇:道士和聚宝盆
下一篇:蚕豆老头

中国民间故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