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民间故事

本栏目讲述给类古今中外给类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故事,民间故事大全。故事丰富,内容精彩!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保安族艺术 保安族“腰刀”有着怎样的历史

来源:肥壤网 2016-09-28 围观:

传统文化:保安族艺术 保安族“腰刀”有着怎样的历史

据说,清朝咸丰时期,保安族辗转迁徙,途经青海循化地区时,从塔撒坡修制土枪的工匠到处学到打铁技术。当时制作的腰刀只为实用,如屠宰牛羊等,做工粗糙。迁居至大河家地区后,保安腰刀作为交换品开始具有了商品性质,品种逐渐增多,质量也日渐提高。经过一代又一代保安族匠人的努力,在设计、打坯成形、锻垫、加钢淬火、刻花刺字、镶嵌、磨光等方面都有极大发展。发展到现在,保安腰刀的制作可以说已达到炉火纯青的水平,并以独特的风格和优良的品质驰名各地,畅销于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四川、云南、内蒙古以及北京、上海、广州等省区。如今,保安腰刀已不仅是El常生活用具,更是一件质量上乘、工艺独特的手工艺品,周恩来总理曾将保安腰刀作为礼品馈赠给外宾;20世纪8O年代,随中国青年代表团访El的保安族代表曾把保安腰刀作为礼物赠送给El本朋友。1983年,保安腰刀被国家民委、轻工业部评为全国民族特需优质产品,1984年被评为甘肃省优质产品。

现在很多人已习惯将保安腰刀作为独特的手工艺品馈赠给亲朋好友及外国友人。保安腰刀品种繁多,主要有“什样锦”、“雅五其”、“双落“、”“满把”、“扁鞘”、“双刀”、“细螺”、“波日季”、“哈萨刀”、“蒙古刀”、“一道线”、“鱼刀”等十多个品种,有“五寸”和“七寸”、“十寸”等不同规格。腰刀的刀体是反复锻打的精铁再加钢淬火而成,刚柔相济,坚而不脆,韧而不屈,异常锋利。保安族工匠还喜欢在刀面上打上七颗星星、五朵梅花、一条龙、一只手等精美、古朴的图案。刀刃则分单独纹样和适合纹样两种。

腰刀的刀鞘用黄铜或不绣钢或白铁制成,有的刀鞘侧又有一小鞘,用来装插铜或银制的镊子。鞘上装饰有箍,一般多黄鞘黄箍、黄鞘白箍和白鞘黄箍,亦或铜鞘银箍,箍为三道或五道,箍上饰以二方连续或水波纹纹样,异常精美。整体看,腰刀造型独特雅致,色彩鲜明亮丽,图案装饰古朴,浑然一体,集造型、色彩、纹样于一身,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传统文化:保安族艺术 保安族“腰刀”有着怎样的历史

从使用价值目饰以金、银藏把玩、欣赏刀;又有粗犷、豪放,具实用价值的实用刀,还有集收藏价值和实用价值于一体的景泰蓝工艺拐杖箭等新式腰刀,镶嵌有各色花卉纹样,精美绝伦。关于保安腰刀,还有两个动人的传说故事。

一个传说是关于“波日季”腰刀。据传,很久以前,保安族居住在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人们过着祥和、幸福的生活,可是不知从何时起,村庄里开始三天两头地失踪姑娘,人们的生活蒙上了阴影。村子里有个名叫哈克木的年青铁匠,一心想为民除害,可是怎么也砍不死魔鬼。一天晚上,哈克木梦见一白胡子老者,教给了他制服魔鬼的办法。

第二天,哈克木就按照老者的吩咐,仿照天池西边一棵老树树叶的形状打造了一把名叫“波日季”的刀子,并在刀面上刻上了此树叶的图案。果然,哈克木拿着这把“波日季”的刀制服了魔鬼,解救了被魔鬼掳掠去的姑娘,保安族村庄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宁。人们为了纪念勇敢的哈克木,保留了“波日季”刀的式样,沿袭至今。另一个传说是关于保安腰刀刀面上的“一把手”图案的。传说保安族有一位技艺高超的铁匠,他打造的腰刀远近闻名。

后来的铁匠为了纪念这位刚正不阿的匠人,就在最好看的腰刀刀面上刻上了一个五指并拢的“一把手”图案,现在这个图案已被国家轻工业部定为保安腰刀出口的统一标志。两个动人的传说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保安腰刀在保安族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同时,也记载了保安族铁匠制作保安腰刀所经历的坎坷与磨难。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

传统文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