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饮冰吞檗 > 饮冰吞檗的成语解释

饮冰吞檗

读音(发音): yǐn bīng tūn bò

详细解释(意思):指生活清苦,为人清白。同“饮冰食蘖”。

出处(典故): 明·袁宗道《杂说》:“务此大事,不怙小解,惟求实知,卧薪尝胆,饮冰吞檗。”

示例:

饮冰吞檗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饮"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冰"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吞"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檗"的成语

饮冰吞檗相关推荐

成语"饮冰吞檗"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饮冰吞檗"逐字解释参考

yǐn①喝。《劝学》:“上食埃土,下~黄泉。”②喝的东西。《夸父逐日》:“渴欲得~。”③饮酒。《鸿门宴》:“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④没入。《中山狼传》:“一发~羽,狼失声而逋。”yìn让……喝;给……喝;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饮恨】含恨受屈而无法申诉。【饮泣】泪流满面,泪流入口中。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īng①水受冷而凝结成的固体。《行路难》:“欲渡黄河~塞川。”②结冰。《察今》:“见瓶水之~,而知天下之寒。”【冰肌玉骨】1.形容妇女的肌肤洁白晶莹。2.形容梅花傲霜斗雪。【冰人】媒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tūn①吞下;整个地咽下。《与陈伯之书》:“主上屈法申恩,~舟是漏。”②容纳。《岳阳楼记》:“衔远山,~长江。”③忍受冤苦不发作。《促织》:“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亦不复以儿为念。”④吞并;兼并。《过秦论》:“~二周而忘诸侯。”【吞声】心中怨恨不敢作声,也指无声地悲泣。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ò见下。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