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民间故事

本栏目讲述给类古今中外给类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故事,民间故事大全。故事丰富,内容精彩!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NBA首位华裔老板黄健华

来源:肥壤网 2017-04-07 围观:

南勇腐败事件曝光,舆论的焦点直指中国体育产业化的先行者——中国足协。中国足球从甲A到中超,从管理层,到俱乐部,一直都是伪市场化运作,而这正是其腐败和黑幕的根源。

姚明执掌上海男篮,在管理上借鉴NBA模式,他说:在NBA再好的兄弟,哪怕是亲兄弟甚至是父子,在商业化俱乐部里也是要签约的,一切都要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美国NBA为中国体育真正的产业化提供了极好的蓝本。

进步源于学习,学习源于了解。黄健华带我们走进NBA,走进体育产业化。

喜爱篮球运动的人都知道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世界上最成功的职业篮球联赛。2009年5月底,一位“神秘”的华裔商人——黄健华在完成对克利夫兰骑士队以及其主场速贷中心15%股份的收购后,成为第一位NBA球队的华人老板。金秋十月,黄健华又瞄准中国职业篮球联赛(CBA),一举收购吉林队,打入内地体育市场。短短数月间,“黄健华”便成为中国球迷口中议论的焦点。

羽毛球小将闯荡美利坚

几个月前,没有多少人知道“黄健华”,直到他收购了“皇帝”(NBA着名球星詹姆斯)的球队,才迅速走入人们的视野。随着媒体的不断曝光,黄健华的“显赫背景”展现在人们面前:第一位踏入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华人,着名的纽约扬基队合伙人,休斯敦火箭队合伙人,纽约扬基队在大中华区的推广人,中国职业棒球联赛和青年棒球联赛注资人……如今的黄健华是一位成功的商人,而在30年前,他还是广州体校的一名羽毛球运动员。

1964年9月12日,黄健华出生在广州。他的祖父母都是羽毛球运动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家族中便曾涌现过中国和印尼的羽毛球国家队运动员。在家庭的熏陶下,黄健华9岁开始进行羽毛球的专业训练,从广东省少年体校一直打到青年队,在广州比赛的最好成绩是第六名。后来,黄健华走了另外一条不同的路,而他当年的队友们后来也都打到了国家队。

1980年,16岁的黄健华与队友们面临着人生的十字路口:体育与学业。他毅然选择了后者。黄健华比较“偏”文科,当时高考恰恰只考地理、政治经济学、历史、语文,不考数学,因此他的高考成绩非常好,去上国内的重点大学都没有问题。但是黄健华不愿意离家太远,便选择广州最有名的中山大学就读。

在选择专业时,身为英语系教授的妈妈建议他学英语,黄健华却有自己的主意。从小就开始接触英语、底子不错的黄健华对英语兴趣不大,他决定学习并不太熟悉的日语。当时班里的同学年龄差距较大,黄健华在班里年纪最小,但是成绩最好。

大学毕业后,黄健华留校任教。但是,这份“轻松”的工作对他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他决定辞去工作,留学美国。

层层考验,华尔街有了“黄面孔”

1984年秋,黄健华来到了美国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开始,黄健华就发现:一旦有棒球、橄榄球比赛时,身边同学都会乐此不疲地讨论个不停。黄健华觉得与同学聊球是学习语言、进行社交的好方法,便开始主动去看橄榄球的比赛。“拥有一支橄榄球队”的梦想,在黄健华心里萌发了。

除了橄榄球,黄健华还关注棒球。棒球一直是美国中产乃至上流社会交流的热门话题,他们之间的很多社交活动往往都在棒球赛的看台上举行。“每个赛季的棒球比赛有100多场,你可以用很多时间跟美国人交流。有时候去看棒球,并不完全就是冲着比赛去的——这是一个交流感情的契机,大家拉关系、聊天,这就是美国的社会文化基础。”黄健华说,“用它作为平台来交际,这是橄榄球做不到的。”从那时起,黄健华便开始摸索体育产业中的无限商机。

1988年,黄健华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当时,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巧需要一名同时会讲英语、日语、普通话和粤语的亚洲硕士生,条件完全符合的黄健华决定去碰碰运气。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

上一篇:二虎娶千金
下一篇:向华盛顿追索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