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民间故事

本栏目讲述给类古今中外给类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故事,民间故事大全。故事丰富,内容精彩!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周恩来在谈判酒宴上的政治家风度

来源:肥壤网 2017-05-24 围观:

周恩来在谈判酒宴上的政治家风度

(网络图片,与正文无关)

周恩来作为政治家、外交家,在各种各样的中外谈判工作中,经常要出席大大小小的酒宴,无论是国共两党重庆谈判、《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谈判、准备参加日内瓦会议,还是尼克松访华、田中访华……周恩来常以酒调解、活跃气氛,增强了解,促进谈判的顺利进行,流传下一段段佳话,充满永恒而迷人的魅力。

周恩来替毛泽东一杯接一杯地接受敬酒

1945年秋天,毛泽东赴重庆谈判。谈判开始了,喝酒也开始了。从国民党政府到民主党派和各界名流,宴请不断。每次宴会,人们都拥上来,争着向毛泽东主席敬酒。因此,在众多应酬场合,周恩来总是与毛泽东形影不离,紧贴毛泽东而坐。谈话时他退后半个身子让毛泽东为先,敬酒时他又抢前半个身子挡在前,代替毛泽东一杯接一杯地干,挡回一圈又一圈的“攻势”。与民主党派等人喝酒还好些,与国民党官员干杯简直是在打仗。像张治中这样真心敬毛泽东的还好,其他军统人物便不能不格外提防。周恩来每次都要连喝两杯,不仅要喝敬毛泽东的,还要喝敬自己的。酒量了得的周恩来挡在毛泽东前面,一杯接一杯地干。酒酣之后的周恩来愈显神采奕奕,机敏过人,又不乏诚恳待人。有个背照相机的记者见此情景无限感慨地说:“唉,一个周恩来就打败了整个国民党……”

回到红岩办事处时,周恩来的秘书明显地闻出周恩来呼出的酒气,便心疼地小声问:“周副主席,你怎么一杯也不让主席喝?他只要喝半杯你就可以少喝三四杯啊。”“我怕酒里有人做手脚,放毒。”他只耳语一般地喃喃了一声。

酒后,周恩来又要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毛泽东本人精力过人,睡眠极少。他醒着时,周恩来从没睡过,要讨论处理繁重的工作。毛泽东休息了,他也不能休息,还得继续开会,听汇报,检查和布置第二天工作。每次宴会他来不及吃菜,往往是几杯酒、甚至十几杯酒落肚,才能匆匆夹几筷子菜吃,可新一轮敬酒已经又开始了。像他那样连续工作,睡眠严重不足,体质下降,又空腹地连续大量地喝酒,甚至一次喝几十杯白酒仍然不醉不倒,支撑他的只剩了心情和气氛。而对围攻的气氛,保护毛泽东的心情,使他激昂、振奋,酒量得到了超常的发挥。

周恩来为中美关系会谈成功破例干杯

“文化大革命”期间,周恩来日理万机,基本与酒绝缘。但也有例外的一次,那是尼克松访华的时候。作为尼克松访华的必要前奏和有机组成部分,早在1971年,美国的基辛格奉尼克松之命秘密访华。他来到我国时,对中国的一种神秘感使他有点紧张。为了活跃情绪,周恩来在与他和随行人员握手时,极力寻找话题与他们寒暄。周恩来与美国特工人员雷迪和麦克劳德开玩笑说:“你们可要小心哟,我们的茅台酒会醉人的。你们喝醉了,是不是回去要受处分呢?”周恩来拿酒为话题随意聊聊家常,使基辛格一行打消了紧张拘束的心理。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一行抵京。下午,周恩来陪同毛泽东会见尼克松、基辛格。在一个多小时的会谈中,把此次中美高级会晤的基本方针都讲了,气氛认真而坦率。当晚,周恩来设宴招待了大洋彼岸的客人。人民大会堂东大厅辉煌、气派,900人参加的宴会格外隆重。周恩来神采奕奕地走到麦克风前致祝酒词,无线电波将这一声音传播到全世界。紧接着,尼克松也致词。周恩来与尼克松致词后大厅里都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周恩来举起盛满茅台酒的杯子,满面春风地转向尼克松,完成了象征两国人民友好情意的碰杯之举。茅台酒散发出来的悠然芳香,使美国客人倍感兴趣,笑容满面,心旷神怡。在尼克松访华谈判有关事宜期间,随着谈判的顺利进展,周恩来还用贮藏了30多年的茅台酒招待贵宾,安排了不少非正式宴请。在酒宴上,周恩来仍然像过去几十年一样精神矍铄,依然谈笑风生,睿智幽默,彬彬有礼。但是,他再也没有在喝酒上表现出以往那种豪爽,他只谈酒而不喝酒。

在为尼克松举行的送别国宴上,周恩来端起酒杯,频频向尼克松、基辛格等贵宾祝酒,向其他几张餐桌旁的几十名高级官员祝酒。可是大家稍一留意便不难发现,周恩来祝酒时,说着“干杯”,却一次也不像过去那样痛快豪爽地喝干杯中酒。他只是“舔酒”,用嘴唇轻轻沾一下杯沿,然后礼貌热情地向对方点头致意,用一个微笑和注目的眼光替代了干杯动作。一圈下来,他回到自己的座位时,酒杯仍然是满的。

尼克松终于发现了这一破绽,朝周恩来投去疑惑的目光,最后,忍不住问:“总理阁下,听说您的酒量很大啊?”周恩来含笑平静地答:“那是过去的事了。红军长征时我曾经豪饮20杯茅台。”说着举了一下手中的酒杯,接着说:“比这个杯子还大。”尼克松不解地问:“可您今天基本没有喝。”周恩来歉意地笑笑说:“年龄大了,医生限制我喝酒,不能超过两杯,最多三杯。”

尼克松很理解地“嗯——”了一声,故作轻松地说着周恩来爱听的长征话题:“我在书里曾经读过红军长征途中的故事,你们攻占了茅台酒的家乡……”周恩来自豪地追忆着那段峥嵘岁月:“长征路上,茅台酒不光能喝,还被我们看作万金良药,洗伤、镇痛、解毒、治伤风感冒,包治百病。”尼克松举杯:“让我们用这个万金良药干杯吧。”也许因为客人盛情难却,也许因为成功地打破了中美关系几十年的坚冰,周恩来这次把酒痛快地一口全干了。电视台工作人员拍下了周总理与尼克松满脸喜悦用茅台酒干杯的镜头,并向全世界播送,更使茅台酒伴随着这个历史性的“干杯”而名震世界。

周恩来的诚挚感动田中连喝几杯茅台

1972年9月25日,为恢复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率230余人的庞大代表团飞抵北京。这是战后日本首相首次访华。当晚,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周恩来为田中首相举行欢迎宴会。宴会上,周恩来发表祝酒词,称赞田中访华“揭开了中日关系史上新的一页”。田中角荣在酒宴上致答词时也表示:“我愿意……在悠久的日中友好的道路上迈出新的一步。”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