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民间故事

本栏目讲述给类古今中外给类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故事,民间故事大全。故事丰富,内容精彩!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为国脚肇俊哲 父母练摊十余载无怨无悔

来源:肥壤网 2023-08-15 围观:

为国脚肇俊哲


为国脚肇俊哲,父母练摊十余载无怨无悔- 一个故事,一种人生;一段文章,一种生活;看世间百态,品人情冷暖,每一个故事、每一篇文章,都诠释活着的价值和不同的人生。

在韩国世界杯赛场上,有一个虎气登登的骁将,一脚力射击中世界杯冠军巴西队门柱,差一点儿成为世界杯决赛场中国进球第一人。他就是肇俊哲。借债没得借了,夫妇俩只好向路边尘沙土借

在沈阳市铁西区工人村那片破落楼群里,肇新生是远近闻名的球迷,许多人习惯地称呼他“老肇”,这是他结婚了的缘故。干巴瘦的老肇喜欢没完没了地看球谈球,家里先有了个女儿,等到有了儿子,才5岁半,爹便指定他踢足球。

可是,两口子的收入远远满足不了踢足球的经济需求。当时,肇新生在沈阳市纺织机械厂做浇铸工,月工资为38.9元,妻子王妍娜在沈阳市减震器厂食堂上班,月工资为38.6元。就因为3毛钱的差别,在饭店能够买上一个带肉的拼盘,这令做丈夫的自豪了好几年。可是真正让儿子介入足球,需要花销的太多了,拿买鞋来说吧,皮质足球鞋纯属梦想,带胶粒的足球鞋蹬地牢,转身快,卖价17元,确实也买不起。只得穿胶鞋踢球,夫妇俩有时就买最便宜的小白鞋,但这鞋一个月就得几双。左右远近有合脚的旧胶鞋,老肇也不嫌寒磕失捡回家,统统给儿子套脚上。

到上学年龄了,儿子进了张引教练的足球班,那里有60个年龄相仿的男孩子,来时有开车的,有穿新运动服的,有脚蹬带胶粒足球鞋的,肇俊哲是这群孩子里最寒酸的一个,报到那天别说球鞋,愣是光脚套胶鞋连双袜子也没有。送他来的老肇衣服打补丁,骑辆破自行车,皮鞋没鞋带。那时,他家里仅有的电器是半导体和手电筒。住房在一楼,总共才15平方米,除了1张双人床、1张沙发床、1个折叠桌,家里什么摆设都没有。

为了养家糊口,育儿成才,于是10年前,在工人村路旁,又多出了一个卖海鲜的摊,蛤蜊、毛蚶子、海红、小螃蟹、扒皮鱼,男的摸黑上货,女的白昼守摊,一天疲惫不堪下来,有时挣10元钱,有时平手白干,偶尔也有赔本的时候。

但有了这个地摊,肇家就有了希望。王妍娜听说吃牛肉补身子,就买来一小块酱牛肉,回家切得薄薄的,给丈夫2片,女儿2片,自己1片不吃,剩下总有个10片、 8片的,全归于儿子。小俊哲不管横竖,吞咽得喷香。为这事,也未成人的姐姐肇铮铮跑去姥姥家告状,哭泣着当娘的重男轻女。

半夜一点爹起身,十二个钟头娘守候

每天半夜爬起来,老肇习以为常了。窗外墨黑墨黑的一片,零星地有几颗星星冲着上货人眨眨眼,悄悄地告诉他,不要留恋被窝的温暖,更不能惊动甜睡的儿女,凌晨1点半准时开门,冲进黎明前的黑暗。

摸黑都熟悉了,老肇孤单单骑辆二八自行车驶出工人村,他得先奔远地方上海鲜品,回来再到近地方求冻鱼。老肇甜滋滋地不觉得累,累的是胸兜里藏的那点钱,到了上货地儿,可别弄丢啦,可得上些质量好的货回去。夏天还好说,冬天可就遭殃了,冰冻地滑,寒风吹进脸颊脖窝有如刀割,摔倒爬起来是常有的事情。

从早晨6点到晚上6点,整整12个小时,王妍娜虔诚地守候摊床,笑脸相迎,和气求生存。为了支持儿子踢球,她什么苦都肯吃,不在乎这下半辈子的劳累。守候摊床的是精神头,见啥顾客说啥话,坐得腰酸腿疼不皱眉,急眼了趴海鲜袋子上眯觉,最能穷对付的是中午饭,从来没准点进餐过,哪会儿觉得饿了,哪会儿才想起自己还有个要吃饭的肚子。

卖海鲜有卖海鲜的讲究,夫妇俩为此很少剪手指甲。上货到位,筐里塞的,袋里装的,全得倒出来挑挑捡捡,把空壳子撇出去扔掉,把碰坏的归堆降价,把好的用清水冲洗干净。这挑挑捡捡的活最麻烦,天热一手泥,天冷一手冰,没有指甲根本子不了这活。

等到王妍娜要告别守摊床那阵儿,已经是50岁的人了,几次走在乎坦的街上,却好似舞蹈在棉花台上,这是典型的高血压预兆。这时儿子挣钱了,以国奥队员身份出访美国,遛街时路过药房,赶巧遇上卖治高血压特效药的,立即买了2瓶,回来正碰上母亲犯病,吃下去立刻见效。王妍娜始终不愿承认,她得的随时会要她命的高血压跟守摊床有什么关系。这或许就是母爱,从出生到消亡,生存只为付出。

漂亮女郎你是谁,最愁最难年三十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