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读后感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读傅雷家书有感800字

肥壤网 2017-05-10 围观:

读后感:读傅雷家书有感800字

是呀,真的懂得这心理的人太少了,而我们有时无心的一句话,或是一个举动可能就会带给别人很多的误会,作为父亲,他一语中矢地说出了这种事实,可见他为儿子考虑得有多么周到,多少用心为孩子的一切进步。在信中他也常常流露出对儿子的那分热切的爱,想知道他所有的一切,渴望儿子多点跟自己聊聊一切,包括快乐与悲伤,身边的人与事,最重要的还是在理想上的追求;常常也可见他为自己对儿子早年的教育和遗传问题感到自责,怕这会影响到孩子的发展。这分父爱的沉重与深沉恐怕我们要真正的理解还真是有些难度,但父爱的这颗心,是永远在孩子身上是炽热的。

对儿子的言论,他也是常有提醒“就是要你以后做人,好好提高警惕,待人千万和气,也不要乱批评人家,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几句话要牢牢记住。”“在没有认清一个人的时候,切忌随口吐露心腹。一则太不考虑和你说话的对象,二则太不考虑事情所牵涉的另外一个人。(还不止一个呢!)”生怕孩子的一句不着慎的话,会给他带来的麻烦与苦难……常常提醒儿子要不断地认真自己批评

“一个人太容易满足固然不行,太不知足而引起许多不现实的幻想也不是健全的”,这句话太好了,给我一个重重的警钟,对我而言更重要的是后半句,是呀,太不知足引起的许多不现实的幻想有时甚至是可以推毁一个人的斗志,有时也很让人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久而久之会有一种压抑的难受。虽然以前我爸也有跟我谈过这些,虽然他说的没有傅雷说得这么有文学气息,但道理是一样的,这次看完《傅雷家书》不仅让我明白了傅雷对儿子付出的心血,也明白了一个父亲的心,对孩子的那份苦心,霎时也对我爸爸有了许多理解,大抵天下所有的父亲对儿女的那份心,那份爱都是这样的吧,这样的深沉,这样的急切,心疼中总免不了些许的自责

“我祝福你,我爱你,希望你强,更强,永远做一个强者,有一颗慈悲的心的强者!”或许这不仅是傅雷的心愿,也是天下所有父亲的心愿:做一个有一颗慈悲的心的强者!

篇三:《傅雷家书》读后感[800]

《傅雷家书》中,很多的内容都是谈艺术的,而这种艺术,不仅仅限于谈音乐,其中还有一些信件涉及了书画、文学作品,在傅聪演奏的过程中,傅雷经常劝诫儿子,应该把自己的弹奏感悟形成文字,和自己进行交流,一方面是为了让傅聪对自己的音乐演奏有一个总结,另一方面,是为了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关于国外艺术的思想,除了用于提升自己之外,他更希望把这些思想传达给中国的有志青年,让他们在艺术之路上能够获得指导。

特别让我惊讶的是,傅雷对中国文化的“化”的认识,他认为傅聪之所以能够在音乐作品中有新的感悟,是因为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他对中国文化的分析,也体现了他的见解,在他们的眼中,艺术不是术业有专攻,而是古今、中外的融会贯通。

关于傅聪的弹奏的姿势,傅雷注意到这一细节,并用演出来进行比较,并在信中多次提到,在信件中,我看到的更多的循循善诱的教导,良好的沟通,和让儿子善于自省、不被鲜花掌声冲昏头脑,坚持艺术探索的精神。

为了儿子的艺术发展,他更是将有利于儿子发展的艺术作品丹纳的《艺术哲学》的内容抄下来,寄给儿子,也将一些有利于儿子艺术发展的评论一并告诉儿子,让儿子改进。为了敦促他的进步,他更是力劝儿子能够学习法文的书写,多阅读艺术作品,来解决演奏实践和演奏理论的矛盾。不仅如此,就连对作品的评论的表达,傅雷在信中就要求儿子用不同的词汇来表达艺术的不同境界,而不是单纯的用“太好了”之类的词语。

傅雷更是希望儿子在音乐中能有一颗赤子之心,能够忍受孤独,能在心灵上与伟大的艺术家进行交流,更能够面对艺术上的失败和挫折,保持一颗平和的心理。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