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读者文摘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三不禅”——弱者的哲学

肥壤网 2016-11-29 围观:

读者文摘:“三不禅”——弱者的哲学

“三不禅”——弱者的哲学

美国《数学月刊》曾刊载一道有趣的数学题。三名男子参加一场投飞镖游戏。每个人都用飞镖去攻击他人的气球。气球被戳破的要出局,最后幸存的是赢者。三人水平不一,老大、老二、老三的命中率分别是80%、60%和40%。如果三人一起角逐,谁最有可能获胜?答案看似简单——水平高的赢。实则不然。一种结果是,每个人都计划把另外两个对手中的强者干掉,结果,老大专攻老二,老二、老三全攻老大,其结局是水平最高的老大最易出局,水平最差的老三最安全;另一种局面是,三人中的某个人搞私下“联合”或者“震慑”,其结果又会有所不同。如果是两个人比赛,问题非常简单;如果是三个人,那么问题就不知道复杂了多少倍。

在这三人中,老大是强者,老三是弱者,老二在老大面前是弱者,但在老三面前是强者。强者永远会赢,弱者永远会输吗?美国《数学月刊》的趣味题告诉我们,在一群人中,强者、弱者的输赢都会存在若干变数。面对一群强者,弱者反而有更多周旋的空间。

像老三这样的弱者,如果他聪明的话,他会做到“三个不”。一是“不自卑”,自卑除了伤害身心外,还会影响水平的发挥;二是“不粗心”,既不能被有害的“联合”所诱,也不能被“震慑”所吓,而是要静下心来,吃透全局;三是“不懒散”,平时没事的时候多练练投镖,提高一下自己的水平,不能老做弱者。

趣味题反映社会。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虽在某些条件下是强者,但在某些条件下却是弱者。强者有强者活着的方式,弱者有弱者生存的哲学。趣味数学题中老三的那“三不”就是弱者的哲学。

话说一位老禅师,利用10年的时间,对历史上1000多例以弱胜强、由弱变强的事例进行了分析。他不停地总结归纳,不停地去伪存真,最后得出三点真理,这三点真理就是趣味数学题中老三的“三不”。这“三不”,如果称其为一类哲学问题,那么不妨叫做“三不禅”。

先说说“不自卑”。一些人,由于身体有缺陷,能力太平庸,或者社会地位低劣,因而产生害羞、退缩、忧郁的自卑感,离群索居,作茧自缚,孤僻颓丧,毫无快乐。其实,一个人的人格是否崇高,并不在容貌的俊丑、名位的高下,而在此人对社会的爱心有多少。李白在《将进酒》中吟道:“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座千金难换的无尽宝藏,人生的价值在于对这座宝藏的开采程度。如果我们能将自己这座宝藏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我们就是世界上成功的人。自卑是没必要的,也是不应该的。要想摒除自卑,就要有一种宽阔的胸怀,对万事万物拿得起、放得下,做到潇洒、脱俗,从而让快乐常伴左右。

再说说“不粗心”。虽然处于劣势,但如果善于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那么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世说新语》里有则故事,说少年王祥在后母谋杀自己不成后,反而出乎常人意料地去主动下跪请死,这实在是一种机智有力的应变之道。相对于其后母,王祥是个弱者,当时的他没有力量来对抗后母。俗话说:“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一次不成,后母肯定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更疯狂的报复。对王祥来说,一次运气好,不代表每次运气都好。在此情况下,王祥的主动“请死”看起来很傻,实则很精,不仅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同时还赢得孝的美名。假若王祥马虎大意,听之任之,那结局将是无法想象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的这句哲理名言讲的就是水的思维。水虽柔弱,但哪里有洼地就流向哪里,不放过任何一处洼地,也就是从“不粗心”,因而无往而不胜。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