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与受同科 > 与受同科的成语解释

与受同科

读音(发音): yǔ shòu tóng kē

详细解释(意思):行贿和受贿的人受到同等的处罚。

出处(典故):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六回:“家兄一想,这件事倘要认真办起来,与受同科,不但姓文的担不起,就是老哥亦落不是的。”

示例: 凡赃私的银,是~的,他怎敢闹出来?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六回

与受同科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与"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受"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同"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科"的成语

与受同科相关推荐

成语"与受同科"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与受同科"逐字解释参考

yǔ①给予。《鸿门宴》:“则~一生彘肩。”②结交;交好。《六国论》:“~嬴而不助五国也。”③朋友;同类者。《原毁》:“其应者,必其人之~也。”④通“举”。整个;都。《涉江》:“~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⑤和。《愚公移山》:“吾~汝毕力平险。”⑥介绍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方,相当于“跟”、“同”等。《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归?”⑦介绍比较对象,相当于“跟……相比”。《柳毅传》:“洞庭之~京邑,不足为异。”⑧为;替。《兵车行》:“去时里正~裹头。”yù①赞同。《中山狼传》:“固君子之所不~也。”②参与;参加。《殽之战》:“蹇叔之子~师。”yú表示疑问、反诘或感叹,相当于“吗”、“吧”、“啊”。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欤”。《齐桓晋文之事》:“王之所大欲,可得闻~?”br>【与国】友好的国家。【与手】施毒手杀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òu①接受;承受。《鸿门宴》:“项王则~璧,置之坐上。”②听从。《陈涉世家》:“徒属皆曰:‘敬~命。’”③遭受。《论积贮疏》:“一夫不耕,或~之饥。”④通“授”。给予;授予;传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业解惑也。”【受生】禀性。【受室】娶妻。【受知】受人知遇。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tóng①相同;一样。《赤壁之战》:“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②同一。《殽之战》:“秦不哀我丧而伐吾~姓。”③一致;统一。《赤壁之战》:“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则宜抚安,与结盟好。”④附和;随同。《答司马谏议书》:“士大夫多以恤国事,~俗自媚于众为善。”⑤参与;干预。《谋攻》:“不知三军之事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⑥共同;一起。《廉颇蔺相如列传》:“今君与廉颇~列。”【同案】明清时称同一年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学的秀才。【同寮】一起任职的官吏,即“同僚”。【同年】⒈同岁;同年龄。⒉科举考试时代同科考中的人。⒊朋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kē①类别;门类。《外科医》:“有医者,自称善外~。”②封建王朝选拔人才的门类、名目。白居易《与元九书》:“既第之后,虽专于~试,亦不废诗。”③法律;法律条文。《出师表》:“若有作奸犯~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④征收;摊派。《促织》:“里胥猾黠,假此~敛丁口。”⑤传统戏曲剧本表示角色的舞台动作及表情的用语。《长亭送别》:“红递酒,旦把盏长吁~。”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