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综合排行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盘点香港10种即将消失的行业

肥壤网 2016-08-30 围观:

1.办馆/士多

开埠之初,老香港没有大财团。当时要买杂货、食物,人们就会到办馆。初期是由洋人经营,目的是方便一些越洋来港公干或居港的外国人。主要售卖的也是洋货如烟酒及罐头。当时还可以记账取货,一个月结才算一次。经历转变华人亦开始经营办馆,多数出现在屋邨,并会兼卖日用品如沐浴露等。也有的会买玩具及生果。旧日的办馆,在梁上挂着一个又一个红白相隔的“西瓜波”;一罂罂的玻璃缸内漾着一串串的生马蹄。可惜便利店进攻了香港,办馆也被无情地慢慢侵蚀。

2.影楼

从前要拍照,一家大细就得到影楼,由专业摄影师亲自操刀。影楼在楼上经营,却会在大厦门外制作一个玻璃窗,存放摄影师的作品。当时的人不虚伪。所以老相片只有黑白两色,很简陋,没有瘦面、大眼、美白的效果。不过,相片就将人最真实的一面呈现出来。从前相机不是人人有,也不是人人懂得操作,所以照片很珍贵,相片的主角,绝不会是食物或别人的丑态。

3.铜器业

传统手艺的可贵与独特,就是以“一代传一代”的方式延续。由父传子成师徒制的方式进行。铜器业与其他手作行业一样,没经过一番苦工及经验的积累,也难练得一身好手艺。在五、六十年代,铜是重要的金属原料之一。故无论是大水煲、水桶、粥煲、凉茶铺的葫芦等,都是要靠铜为原材料。不过,自从市面上出现塑料、不锈钢等材料之后,铜器的市场地位便渐渐没落。香港现在只有一间铜器店仍然经营。

4.蛇羹店

60、70年代吃蛇与吃鱼翅一样,都是身份象征。以前人们对于吃“龙虎凤”(蛇、猫、鸡)趋之若鹜,觉得能驱寒暖身,是保身的佳品。除了蛇羹,人们还会吃蛇酒和蛇胆,有人甚至饮蛇血。不过随着大众口味转变,成本上升,由新鲜蛇肉变成雪藏肉,蛇羹店的风光亦不再。目前仅有数间蛇羹店仍然经营。

5.冰室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

相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