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金字招牌 > 金字招牌的成语解释

金字招牌

读音(发音): jīn zì zhāo pái

详细解释(意思):旧时店铺为显示资金雄厚而用金箔贴字的招牌。现比喻高人一等可以炫耀的名义或称号。也比喻名誉好。

出处(典故): 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五回:“珏斋郆只出使了一次朝鲜,办结了甲申金玉均一案,又曾同威毅伯和日本伊滕博文定了出兵朝鲜彼此知会的条约,总算一帆风顺,文武全才的金字招牌,还高高挂着。”

示例: 只要敬爱他的人,多发挥这一点,不要七手八脚,专门把他拖进自己所好的油或泥里去做~就好了。 ★鲁迅《花边文学·趋时与复古》

金字招牌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金"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字"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招"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牌"的成语

金字招牌相关推荐

成语"金字招牌"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金字招牌"逐字解释参考

jīn①金子;黄金。《乐羊子妻》:“羊子尝行路,得遗~一饼。”【又】指铜。《荆轲刺秦王》:“秦王购之~千斤,邑万家。”②泛指钱币;钱财。《报刘一丈书》:“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以私之。”③金属的通称。《劝学》:“~就砺则利。”《过秦论》:“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人十二。”④金属制成的器皿器具。《木兰诗》:“朔气传~柝,寒光照铁衣。”⑤像金属般的;比喻坚固。《过秦论》:“自为关之固,~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⑥货币单位。周秦以黄金二十两为一镒,一镒为一金,两汉以黄金一斤为一金,汉以后以银一两为一金。《公输》:“子墨子曰:‘请献十~。’”《垓下之战》:“吾闻汉购我头千~。”《五人墓碑记》:“有贤士大夫,发五十~,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左忠毅公逸事》:“持五十~,涕泣谋于禁卒。”⑦金色;金黄色。《促织》:“巨身修尾,青项~翅。”【金榜】黄金制成的匾额。多指科举应试录取的榜。【金波】⒈月亮,月光。⒉月光下的水波。⒊酒名。⒋地名,在今河北大名东。【金城汤池】金属造成的城,蓄满开水的护城河。比喻城防坚固不可摧。【金兰】⒈牢固而融洽的友情。⒉指结义的兄弟姐妹。【金瓯】⒈金制的盆盂之类。⒉比喻国土完固。【金阙】⒈道家所说的天帝居住的黄金阙。⒉代指人间帝王的宫阙。【金蛇】喻闪电之光。【金屋】华丽的房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ì①生育;养育。《论衡·气寿》:“妇人疏~者子活。”②女子嫁人。《周易·屯》:“十年乃~。”③文字。《活板》:“每~为一印,火烧令坚。”④表字。旧时男子二十而冠,冠后根据本名涵义另取别名称表字。《陈涉世家》:“陈胜者,阳城人也,~涉。”《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⑤取表字。屈原《离骚》:“名余日正则兮,~余日灵均。”【字乳】生育。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āo①用手势叫人。《劝学》:“登高而~,臂非加长也。”②招来;招集。《汉书·晁错传》:“上~贤良。”③招致。《伶官传序》:“书曰:‘满~损,谦受益。’”④招待;款待。《五柳先生传》:“或置酒而~之。”⑤供认。《旧唐书·哀帝纪》:“陈文巨~伏罪款。”⑥揭示。《国语·周语》:“立于淫乱之国,而好尽言以~人过,怨之本也。”⑦箭把。《吕氏春秋·本生》:“万人操弓,共射其一~。”【招安】封建统治集团以官爵、钱财劝诱武装反抗者放弃反抗,归顺投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pái(1)(~儿)牌子①:门~|自行车~儿。(2)(~儿)牌子②:冒~儿|英雄~金笔。(3)一种娱乐用品(旧时多用为赌具):纸~|扑克~|打~。(4)牌子③:词~|曲~。【牌匾】挂在门楣上或墙上,题着字的木板。【牌赌】指打牌赌博的活动。【牌坊】形状象牌楼的建筑物,旧时用来宣扬封建礼教所谓的忠孝节义的人物。【牌号】(~儿)(1)商店的字号。(2)商标。【牌价】规定的价格(多用牌子公布)。【牌楼】<轻>做装饰用的建筑物,多建于街市要冲或名胜之处,由两个或四个并列的柱子构成,上面有檐。为庆祝用的牌楼是临时用竹、木等扎彩搭成的。【牌示】旧时张贴在布告牌上的文告。【牌位】指神主、灵位或其他题着名字作为祭祀对象的木牌。【牌照】政府发给的行车的凭证,旧时也指发给某些特种营业的执照。【牌子】(1)用木板或其他材料做的标志,上边多有文字:菜~|水~。(2)企业单位为自己的产品起的专用的名称:老~。(3)词曲的调子。【牌子曲】曲艺的一个类别,一般是把若干民歌小调和若干曲艺曲牌连串起来演唱一段故事,有乐器伴奏,如单弦、四川清音等。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