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卑躬屈膝 > 卑躬屈膝的成语解释

卑躬屈膝

读音(发音): bēi gōng qū xī

详细解释(意思):卑躬:低头弯腰;屈膝:下跪。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出处(典故): 宋·魏了翁《江陵州丛兰精舍记》:“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虽谢安石之贤也,而犹不能免。”

示例: 不管有多大困难也不能向朝廷~,用变节投降的办法,苟安一时。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

卑躬屈膝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卑"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躬"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屈"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膝"的成语

卑躬屈膝相关推荐

成语"卑躬屈膝"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卑躬屈膝"逐字解释参考

bēi①卑贱低下。《师说》:“位~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又】贬低。《韩非子·有度》:“~主之名以显其身。”②地势低下。《资治通鉴·淝水之战》:“且东南~湿。”③低劣;差。《送东阳马生序》:“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则心不若余之专耳。”④轻视。晁错《论贵粟疏》:“吏之所~,法之所尊也。”⑤衰落。《左传·昭公三年》:“公室将~,其宗族枝叶先落。”⑥常用于自谦,如在上司面前自称“卑职”。【卑陬】惭愧的样子。《庄子·天地》:“子贡~失色,顼顼然不自得,行三十里而后愈。”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gōng①身体。《中山狼传》:“我鞠~不敢息。”②自身;自己。《诗经·氓》:“静言思之,~自悼矣。”③亲自。《出师表》:“臣本布衣,~耕于南阳。”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qū①弯曲。《核舟记》:“~右臂支船。”《送东阳马生序》:“手指不可~伸。”②屈服。《阎典史传》:“挺立不~。”【又】使……屈服。《五人墓道》:“安能~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谋攻》:“不战而~人之兵,善之善者也。”③委屈;冤屈。《海瑞传》:“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者。”【又】受委屈。《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④亏;短少。《刘东堂言》:“理~词穷,怒问。”jué①竭尽;用尽。《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xī大腿和小腿相连的关节的前部。通称膝盖。【膝盖骨】见〖髌骨〗。【膝下】儿女幼时常在父母跟前,因此旧时表示有无儿女,常说‘膝下怎样怎样’;给父母或祖父母写信时,也在开头的称呼下面加‘膝下’两字:~犹虚(还没有儿女)|父亲大人~。【膝行】古指跪着行进,表示畏服。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