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躬下士
读音(发音): qiān gōng xià shì
详细解释(意思):犹言谦恭下士。谦虚恭敬地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士人。
出处(典故):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一章:“听说李闯王谦躬下士,对读书人十分珍重。”
示例:
谦躬下士成语接龙
- 尸横遍野
- 十病九痛
- 食不甘味
- 史不绝书
- 世道人心
- 时不可失
- 市井之臣
- 十里长亭
- 诗肠鼓吹
- 师出无名
- 矢口抵赖
- 狮子大开口
- 湿肉伴干柴
- 事无三不成
- 十八般兵器
- 十八般武艺
- 十八层地狱
- 十年九不遇
- 十万八千里
- 时势造英雄
- 始愿不及此
- 世上无难事
- 事后诸葛亮
- 事急无君子
- 试金石
- 似是而非
- 似漆如胶
- 似乎
- 是曲
- 是非曲直
第一个字为"谦"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躬"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下"的成语
- 甘败下风
- 安营下寨
- 巴人下里
- 不耻下问
- 不愧下学
- 垂耳下首
- 等而下之
- 等米下锅
- 低三下四
- 低声下气
- 低首下气
- 低首下心
- 低心下意
- 对证下药
- 对症下药
- 恶居下流
- 甘拜下风
- 甘处下流
- 黑灯下火
- 降心下气
- 借坡下驴
- 敬贤下士
- 就汤下面
- 礼贤下士
- 落井下石
- 落阱下石
- 目无下尘
- 赔身下气
- 谦躬下士
- 牵牛下井
- 谦恭下士
- 轻身下气
- 求贤下士
- 柔声下气
- 上陵下替
- 上替下陵
- 上谄下渎
- 上漏下湿
- 上窜下跳
- 上慢下暴
- 上勤下顺
- 上好下甚
- 上情下达
- 上和下睦
- 上行下效
- 上溢下漏
- 上援下推
- 上蒸下报
- 上智下愚
- 食不下咽
- 投井下石
- 投阱下石
- 投石下井
- 拖人下水
- 怡声下气
- 折节下士
- 正中下怀
- 知人下士
- 助人下石
第四个字为"士"的成语
- 爱人好士
- 傲贤慢士
- 白衣秀士
- 白屋之士
- 饱学之士
- 不栉进士
- 斗方名士
- 斗酒学士
- 端人正士
- 法家拂士
- 高人雅士
- 高人逸士
- 高斋学士
- 鹤鸣之士
- 绩学之士
- 嫉贤傲士
- 金闺国士
- 解甲休士
- 敬贤礼士
- 敬贤下士
- 敬贤重士
- 敬贤爱士
- 狷介之士
- 开科取士
- 礼贤下士
- 绿林豪士
- 南郭处士
- 谦躬下士
- 谦恭下士
- 青钱学士
- 青藜学士
- 轻财好士
- 轻财敬士
- 轻财重士
- 求贤下士
- 仁人义士
- 仁人志士
- 骚人墨士
- 骚人雅士
- 瘦羊博士
- 通儒达士
- 文房四士
- 文人墨士
- 文人学士
- 熊罴之士
- 雅人韵士
- 岩穴之士
- 养贤纳士
- 一介之士
- 一目之士
- 有识之士
- 有志之士
- 招贤纳士
- 折节待士
- 折节下士
- 知人下士
- 众人国士
- 椎牛飨士
谦躬下士相关推荐
成语"谦躬下士"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谦躬下士"逐字解释参考
qiān①谦逊;谦虚。《信陵君窃符救赵》:“士无贤不肖,皆~而礼交之。”《伶官传序》:“满招损,~得益。”【谦冲】谦虚。【谦挹】谦逊退让。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gōng①身体。《中山狼传》:“我鞠~不敢息。”②自身;自己。《诗经·氓》:“静言思之,~自悼矣。”③亲自。《出师表》:“臣本布衣,~耕于南阳。”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xià①下面;位置较低的处所。《劝学》:“上食埃土,~饮黄泉。”②低。《采草药》:“此地势高~之不同也。”③下等;次序在后的。《邹忌讽齐王纳谏》:“闻寡之耳者,受~赏。”④地位低下的人;职务低的人;下级。《廉颇蔺相如列传》:“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⑤从高处到低处。《游黄山记》:“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又】使……下去。《李愬雪夜入蔡州》:“元济于城上请罪,进城梯而~之。”⑥降下;落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纷纷暮雪~辕门。”⑦下坠。《垓下之战》:“项王泣数行~。”⑧到……去。多指从上游向下游、从北向南、从大城镇去乡村等。《谭嗣同》:“君乃自湖南溯江,~上海。”⑨下达;颁布。《后序》:“维扬帅~逐客之令。”⑩攻下;攻占。《陈涉世家》:“蕲~,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⑾少于;低于。《师说》:“今之众人,其~圣人也亦矣。”⑿谦下;降低身份去交往。《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为人,仁而~士。”⒀表示动作的次数。《口技》:“忽然抚尺一~,群响毕绝。”⒁方面;方。柳宗元《驳复仇议》:“今若取此以断两~相杀,则合于礼矣。”【下车】地方官员风到任。【下处】临时居住的地方;寓所;客店。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ì①男子。《信陵君窃符救赵》:“此人力~。”②古代奴隶主贵族阶级的最低层。《国语·晋语》:“大夫食邑,~食田。”③泛指一般官吏。《后序》:“缙绅、大夫、~萃于左丞相府。”④有知识技能或道德品行的确。《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也。”⑤读书人。《论语》:“~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⑥战士;士兵。《鸿门宴》:“旦日飨~卒,为击破沛公军。”⑦执法官;狱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管夷吾于~。”【士大夫】⒈士和大夫。⒉特指有声望、有地位的读书人。【士林】知识界。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