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残圭断璧 > 残圭断璧的成语解释

残圭断璧

读音(发音): cán guī duàn bì

详细解释(意思):残缺不全的圭璧。指虽然残缺却是很珍贵的东西。

出处(典故): 宋·楼钥《跋傅梦良所藏山谷书渔父诗》:“书既刊诸石,此虽仅得三分之一,残圭断璧要自可宝。”

示例: 造意成书,纵言为文,~,千古难群。 ★元·戴表元《代祭王右军祠堂文》

残圭断璧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残"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圭"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断"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璧"的成语

残圭断璧相关推荐

成语"残圭断璧"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残圭断璧"逐字解释参考

cán①杀害;伤害。《周礼·夏官·大司马》:“放弑其君则~之。”②害;祸害。《论积贮疏》:“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也。”③残暴为害的人。《赤壁之战》:“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去秽。”④残缺;残破。《雨霖铃》:“杨柳岸晓风~月。”⑤残余;剩余。《愚公移山》:“以~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残喘】1.垂死时仅存的喘息。马中锡《中山狼传》:“今日之事,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乎?”2.指衰病垂绝的生命,馀生。郝经《云梦》:“何时结茅屋,老吟寄~。”【残骸】人或动物不完事的尸骨。【残红】指落花。陆游《落花》:“未妨老子凭栏兴,满地~点绿苔。”【残魂】1.指残生。2.魂魄。【残客】剩下来的客人。【残戮】杀戮。【残氓】遗民。【残山剩水】指山河不全,国土分裂。【残生】1.糟蹋自己的生命。《庄子·骈拇》:“二人者所死不同,其于~伤性均也。”2.剩余的生命;晚年。杜甫《草堂》:“饮啄愧~,食薇不敢馀。”【残夷】杀戮;伤害。《后汉书·仲长统传》:“汉二百年遭王莽之乱,计其~灭亡之数,又复倍乎奏、项矣。”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guī①用作凭信的玉,形状上圆(或上尖)下方。《汉书·扬雄传》:“析人之~。”【又】帝王、诸侯在举行朝会、祭祀的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后汉书·明帝纪》:“亲执~璧,恭祀天地。”②测日影的器具。张衡《东京赋》:“土~测景。”③容量单位。一升的十万分之。《汉书·律历志上》:“量多少者不失~撮。”④重量单位。一两的二百四十分之一。⑤鲜明;洁净。韩愈《祭湘君夫人》:“丹青之饰,暗昧不~。”【圭窦】凿壁而成的圭形小门。泛指穷苦人家的门户。【圭角】圭的棱角,比喻锋芒。【圭臬】⒈测日影定方位的仪器。⒉比喻典范、准则。【圭勺】圭和勺都是很小的容量单位,因用以比喻微小。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uàn①截断;断开。《荆轲刺秦王》:“遂拔以击荆轲,~其左股。”《察今》:“故曰良剑期乎~,不期乎镆铘。”《伶官传序》:“至于扩、誓天~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②阻隔;隔断。《愚公移山》:“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焉。”《李愬雪夜入蔡州》:“留五百人镇之,以~洄曲及诸道桥梁。”③断绝;中止。《滕王阁序》:“雁陈惊寒,声~衡阳之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雨脚如麻未~绝。”《促织》:“成顾蟋蟀笼虚,则气~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④拒绝;回绝。《孔雀东南飞》:“自可~来信,徐徐更谓之。”⑤判断;决断。《赤壁之战》:“事急而不~,祸至无日矣!”《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其有无,可乎?”⑥绝对;一定。李商隐《无题》:“~无消息石榴红。”【断肠】形容极度思念或悲痛、忧伤到极点。【断鸿】失群的孤雁。【断魂】销魂神往。形容情深或哀伤。【断狱】审理或判决罪案。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ì①圆形扁平中央有孔的玉。《鸿门宴》:“我持白~一双,欲献项王。”②泛指美玉。《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得楚和氏~。”【璧合】像美玉结合在一起,比喻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璧人】称赞人仪容美如璧玉。【璧谢】不受馈赠之物,并表谢意。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