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顶礼膜拜 > 顶礼膜拜的成语解释

顶礼膜拜

读音(发音): dǐng lǐ mó bài

详细解释(意思):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

出处(典故): 清·俞万春《荡寇志》第一百十四回:“又添一个青年女子,顶礼膜拜,行状举止,仿佛慧娘。”

示例: 这句话传扬开去,一时哄动了吉州百姓,扶老携幼,都来~。 ★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回

顶礼膜拜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顶"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礼"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膜"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拜"的成语

顶礼膜拜相关推荐

成语"顶礼膜拜"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顶礼膜拜"逐字解释参考

dǐng①人的头顶。《狱中杂记》:“生人与死者并踵~而卧,无可旋避。”②物体最高的部分。《雁荡山》:“山~有大池。”③用头支持。周邦彦《汴都赋》:“其败也抉目而折骨,其成也~冕而垂裳。”④支撑;承受。《西游记》:“扫地的,也是他,~门的,也是他。”⑤最;极。《制台见洋人》:“外国人~讲情理。”⑥顶替。《文献通考·兵》:“每二匹必有一卒以~其名而盗取其钱。”⑦用于某些有顶的东西。《林黛玉进贾府》:“早有熙凤命人送了一~藕合色花帐。”【顶缸】代人受过。【顶老】歌舞女子的别称。【顶礼】佛教的最高敬礼。跪下,两手伏地,用头顶着佛的脚。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ǐ①原指祭神敬祖,后成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总称。《鸿门宴》:“大行不顾细谨,大~不辞小让。”②礼貌;礼仪;表示敬意的语言或动作。《廉颇蔺相如列传》:“乃设九宾~于廷。”《送东阳马生序》:“或遇其叱咄,色愈恭,~愈至。”③尊敬;以礼相待。《赤壁之战》:“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士。”④礼物。《信陵君窃符救赵》:“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无所用。”⑤儒家经典“五经”之一,包括《仪礼》《周礼》《礼记》三部书。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mó(~儿)(1)人或动植物体内象薄皮的组织:耳~|肋~|横膈~|脑~炎|苇~儿。(2)象膜的薄皮:橡皮~|纸浆表面结成薄~。【膜拜】跪在地上举两手虔诚地行礼:顶礼~。【膜翅目】昆虫的一目,属于这一目的昆虫,四翅为透明薄膜,翅脉较少,口器构造特殊,有咬、嚼、舔、吸等作用。雌虫腹部末端有产卵器或蜇刺。形态变化为完全变态。蜜蜂就是这一目的昆虫。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bài①古代表示恭敬的礼节。两手合于掌于胸前,头低到挨着手,后世指下跪叩头。《陈情表》:“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表以闻。”《鸿门宴》:“哙~谢,起,立而饮之。”【又】拜见;谒见。。《孔雀东南飞》:“上堂~阿母。”②授给官职。《廉颇蔺相如列传》:“又以相如功大,~为上卿。”③接受任命。《指南录后序》:“于是辞相印不~。”【拜首】跪下拱手及地,头俯在手上的一种礼节。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