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顶天踵地 > 顶天踵地的成语解释

顶天踵地

读音(发音): dǐng tiān zhǒng dì

详细解释(意思):犹言顶天立地。指生存于天地之间。

出处(典故):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没用处》:“夫人顶天踵地,惟呼最灵。”

示例:

顶天踵地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顶"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天"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踵"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地"的成语

顶天踵地相关推荐

成语"顶天踵地"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顶天踵地"逐字解释参考

dǐng①人的头顶。《狱中杂记》:“生人与死者并踵~而卧,无可旋避。”②物体最高的部分。《雁荡山》:“山~有大池。”③用头支持。周邦彦《汴都赋》:“其败也抉目而折骨,其成也~冕而垂裳。”④支撑;承受。《西游记》:“扫地的,也是他,~门的,也是他。”⑤最;极。《制台见洋人》:“外国人~讲情理。”⑥顶替。《文献通考·兵》:“每二匹必有一卒以~其名而盗取其钱。”⑦用于某些有顶的东西。《林黛玉进贾府》:“早有熙凤命人送了一~藕合色花帐。”【顶缸】代人受过。【顶老】歌舞女子的别称。【顶礼】佛教的最高敬礼。跪下,两手伏地,用头顶着佛的脚。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tiān①天空。《兰亭集序》:“是日也,~朗气清,惠风和畅。”《秋声赋》:“其容清明,~高日晶。”《敕勒歌》:“~似穹庐,笼盖四野。”②天气;气候。《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寒。”③自然;本性。《庖丁解牛》:“依乎~理,批大郤,导大窾。”④古代人们想像中万事万物的主宰者。《殽之战》:“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奉我也。”《子鱼论战》:“隘而不列,~赞我也。”《垓下之战》:“此~亡我也,非战之罪也。”⑤人们赖以生存的人物。《史记·郦食其列传》:“王者以民人为~,而民人以食为~。”【天道】⒈自然规律。⒉天气。【天府】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地势险要的地方。【天光】日光。天空的景象。【天理】⒈自然规律。⒉天然的组织结构。⒊宋代理学家称封建伦理道德。⒋上天主持的公道。【天伦】天然伦次,指兄弟。后来泛指父子等天然的亲属关系。【天年】自然寿命。【天书】⒈帝王的诏敕。⒉道家称元始天尊写的书。⒊比喻难认、难懂的书和文字。【天作之合】天生的配偶。原指周文王娶大姒是天所配合,后来多用作祝颂婚姻美满之词。也用来表示关系密切、特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ǒng①脚后跟。《狱中杂记》:“生人与死者并~顶而卧。”②走到;踏至。《孟子·滕文公上》:“自楚之滕,~门而告文公。”③跟随。《汉书·武帝纪》:“各将五万骑,步兵~军后数十万人。”④继承;因袭。《汉书·刑法制》:“天下既定,~秦而置材官于郡国,京师有南北军之屯。”【踵见】接连往见。【踵武】跟着别人的脚步走。比喻继承前人的事业。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ì①大地;地面。《赤壁赋》:“寄蜉蝣于天~,渺沧海之一粟。”②土地;田地。《捕蛇者说》:“殚其~之出,竭其庐之人。”③领土;地域。《邹忌讽齐王纳谏》:“今齐~方千里,百二十城。”④处所;地方。《琵琶行》:“浔阳~僻无音乐。”王羲之《兰亭集序》:“此~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⑤处境;境地。《史记·李斯列传》:“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⑥路程。《红楼梦》:“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一射之地:即一箭之地,约一百五十步。)⑦底子。《林黛玉进贾府》:“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大匾。”⑧表示前面的词或短语状语。杜甫《陪柏中丞观宴将士》:“几时束翠节,特~引红妆。”冯梦龙《灌园叟晚逢仙女》:“忽~起一阵大风。”【地镜】⒈地面的积水。⒉传说中的宝镜。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