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敦世厉俗 > 敦世厉俗的成语解释

敦世厉俗

读音(发音): dūn shì lì sú

详细解释(意思):使民俗敦厚,世风振兴。

出处(典故): 宋·苏轼《御试制科策》:“欲兴利除害,则无其人,欲敦世厉俗,则无其具。”

示例:

敦世厉俗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敦"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世"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厉"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俗"的成语

敦世厉俗相关推荐

成语"敦世厉俗"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敦世厉俗"逐字解释参考

dūn①厚。《国语·周语上》:“夫民之大事在农,……~庞纯固,于是乎成。”《荀子·儒效》:“知之而不行,虽~必困。”(知道正确的道理而不去实行,即使知识渊博,也一定会处于困境。)【引】厚道。《韩非子·难言》:“~祇恭厚。”【又】注重,推崇。谢朓《赋贫民田》诗:“~本抑工商,均业省兼并。”②敦促;督促。《晋书·谢安传》:“累下郡县~逼,不得已赴召。”tún通“屯”。驻扎。扬雄《甘泉赋》:“~万骑于中营兮,方玉车之千乘。”duì古时盛黍稷的器具。《礼记·明堂位》:“有虞氏之两~。”diāo通“雕”。彩画;刻画。《诗经·大雅·行苇》:“~弓既坚,四鍭既钧。”tuán①团;园。《诗经·豳风·东山》:“有~瓜苦,烝在栗薪。”②聚拢的样子。《诗经·大雅·行苇》:“~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敦本】注重根本。本,指农业。【敦庞】富足。敦厚、淳朴。【敦序】分其次序而亲重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ì①三十年。《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而后仁。”②一生;一辈子。《兰亭集序》:“夫人之相与,俯仰一~。”③父子相继为一世。一代人。《殽之战》:“一日纵敌,数~之患也。”【又】世世代代。《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隶耕。”④时代。《兰亭集序》:“虽~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⑤朝代。《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乃不知有。”⑥当代;当世。《张衡传》:“虽才高于~,而无骄尚之情。”⑦年;岁。《论积贮疏》:“~之有饥穰,天之行也。”⑧人世;世间;社会。《涉江》:“~溷浊而莫余知兮。”【又】世人。《信陵君窃符救赵》:“此子贤者,~莫能知。”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ì①“砺”的古字,磨刀石。《史记·高祖功臣年表》:“泰山若~。”②磨。《殽之战》:“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兵,秣马矣。”③磨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参之谷梁氏以~其气。”④严肃;严厉。《五人墓碑记》:“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声以呵,则噪而相逐。”⑤厉害;猛烈。《满井游记》:“余寒犹~。”⑥通“励”。劝勉;激励。《三国志·诸葛亮传》:“亲秉旄钺,以~三军。”【厉风】⒈大风。⒉西北风。【厉揭】拖着衣裳涉水称厉,提起衣裳涉水叫揭。【厉禁】遮止;警戒;限制别人进出。。【厉爽】伤害。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ú①风俗;习俗。《屈原列传》:“冀幸君之一悟,~之一改也。”②世俗;一般的人。《涉江》:“吾不能变心以从~兮,固将愁苦而终穷。”③通俗;民间。《林黛玉进贾府》:“南省~谓之辣子。”④庸俗;平庸。《张衡传》:“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人。”⑤佛教、道教称世间或未出家的人。李石《续博物志》:“僧一行,本名遂,~姓张氏。”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