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盱衡厉色 > 盱衡厉色的成语解释

盱衡厉色

读音(发音): xū héng lì sè

详细解释(意思):盱衡:举眉扬目;厉:严厉;色:面色。横眉怒目,面色严厉。

出处(典故): 《汉书·王莽传》:“当此之时,公运独见之明,奋亡前之威,盱衡厉色,振扬武怒。”

示例: 今也,骏特俶党之士,丁时未至,~,悍然而为之,志固不遂,且危其身矣。 ★章炳麟《变法箴言》

盱衡厉色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盱"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衡"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厉"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色"的成语

盱衡厉色相关推荐

成语"盱衡厉色"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盱衡厉色"逐字解释参考

xū①张目而视。《周易·豫》:“~豫,悔。”②通“吁”。忧愁。《诗经·小雅·都市人士》:“我不见兮,云何~矣。”③多年生草本植物,可入药。《尔雅·释草》:“~,虺床。”【盱盱】张目直视的样子。《荀子·非十二子》:“吾语汝学者之,嵬容,……~然。”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héng①绑在牛角上以防触人的横木,车辕上的横木。《论语·卫灵公》:“在舆,则见其倚于~也。”【又】泛指横木。《归去来兮辞》:“乃瞻~宇,载欣载奔。”②秤杆;秤。《尚书·舜典》:“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又】称量;比较。如“衡量”、“权衡”。③匹敌;对抗。《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不如早与之绝。”④通“横”。贾谊《论积贮疏》:“有勇力者聚徒而~击。”《过秦论》:“外连~而斗诸侯。”【衡人】以连衡计策从事游说的人,即战国时张仪之流。【衡宇】⒈指简陋的房屋。⒉宫室庙宇的通称。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ì①“砺”的古字,磨刀石。《史记·高祖功臣年表》:“泰山若~。”②磨。《殽之战》:“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兵,秣马矣。”③磨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参之谷梁氏以~其气。”④严肃;严厉。《五人墓碑记》:“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声以呵,则噪而相逐。”⑤厉害;猛烈。《满井游记》:“余寒犹~。”⑥通“励”。劝勉;激励。《三国志·诸葛亮传》:“亲秉旄钺,以~三军。”【厉风】⒈大风。⒉西北风。【厉揭】拖着衣裳涉水称厉,提起衣裳涉水叫揭。【厉禁】遮止;警戒;限制别人进出。。【厉爽】伤害。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è①脸色;表情。《庄暴见孟子》:“举欣欣然有喜~。”《触龙说赵太后》:“太后之~少解。”②女色;美貌的妇女。《货殖列传序》:“耳目极声~之好。”《柳毅传》:“毅怪视之,乃殊~也。”③容貌。《琵琶行》:“年长~衰,委身为贾人妇。”④色彩;颜色。《滕王阁序》:“秋水共长天一~。”⑤天色;景色。《游黄山记》:“两峰秀~,俱可手揽。”⑥种这类。《北史·长孙道生传》:“客内无此~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