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对证下药 > 对证下药的成语解释

对证下药

读音(发音): duì zhèng xià yào

详细解释(意思):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同“对症下药”。

出处(典故): 《朱子语类》卷四一:“克己复礼,便是捉得病根,对证下药。”

示例:

对证下药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对"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证"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下"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药"的成语

对证下药相关推荐

成语"对证下药"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对证下药"逐字解释参考

duì①回答。多用于下对上的回答或对话。《庄暴见孟子》:“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也。”《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曰:‘夫战,勇气也。’”②并着;向着。《梦游天姥吟留别》:“~此欲倒东南倾。”《望天门山》:“两岸青山相~出,孤帆一片日边来。”③敌对;对立。《三国志·诸葛亮传》:“而所与~敌,或值人杰。”④配偶。《后汉书·梁鸿传》:“择~不嫁。”⑤对偶的词句。如“对联”、“对句”。【对薄】受审问。薄,狱辞的文书,相当于现在的诉状。古代审讯时,依据状文核对事实,故称对薄。【对策】⒈古代科举考试取士的一种方法。用政治、经义等设问写在简策上,让应考者对答。明清时在殿试时进行。⒉对付的策略或办法。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èng(1)证明:~人|~书|~实|论~。(2)证据;证件:工作~|出入~|以此为~。【证婚人】举行结婚仪式时请来做证明的人。【证件】证明身分、经历等的文件,如学生证、工作证、毕业证书等。【证据】甲事物能证明乙事物的真实性,甲就是乙的证据。【证明】(1)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人|~书|~信|事实~这个判断是正确的。(2)证明书或证明信。【证券】有价证券。【证人】<轻>(1)法律上指除当事人外能对案件提供证据的非当事人。(2)对某种事情提供证明的人。【证实】证明其确实: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真理和发展真理。【证书】由机关、学校、团体等发的证明资格或权力等的文件:结婚~|毕业~。【证物】能证明有关案件事实的物件。【证验】(1)加以试验使得到证实:课外活动可以~课堂学习的知识。(2)实际的效验。【证章】学校、机关、团体发给本单位人员证明身分的标志,多用金属制成,佩在胸前。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xià①下面;位置较低的处所。《劝学》:“上食埃土,~饮黄泉。”②低。《采草药》:“此地势高~之不同也。”③下等;次序在后的。《邹忌讽齐王纳谏》:“闻寡之耳者,受~赏。”④地位低下的人;职务低的人;下级。《廉颇蔺相如列传》:“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⑤从高处到低处。《游黄山记》:“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又】使……下去。《李愬雪夜入蔡州》:“元济于城上请罪,进城梯而~之。”⑥降下;落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纷纷暮雪~辕门。”⑦下坠。《垓下之战》:“项王泣数行~。”⑧到……去。多指从上游向下游、从北向南、从大城镇去乡村等。《谭嗣同》:“君乃自湖南溯江,~上海。”⑨下达;颁布。《后序》:“维扬帅~逐客之令。”⑩攻下;攻占。《陈涉世家》:“蕲~,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⑾少于;低于。《师说》:“今之众人,其~圣人也亦矣。”⑿谦下;降低身份去交往。《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为人,仁而~士。”⒀表示动作的次数。《口技》:“忽然抚尺一~,群响毕绝。”⒁方面;方。柳宗元《驳复仇议》:“今若取此以断两~相杀,则合于礼矣。”【下车】地方官员风到任。【下处】临时居住的地方;寓所;客店。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ào(1)药物。(2)某些有化学作用的物质:火~|炸~|焊~。(3)<书>用药治疗:不可救~。(4)用药毒死:~老鼠|~虫子。【药材】指中药的原料或饮片。【药草】可以用做药物的草本植物。【药叉】见〖夜叉〗。【药茶】中成药剂型之一。将药材及茶叶(或不用茶叶)轧成粗末或加入粘合剂制成块状,应用时以沸水泡汁当茶喝,亦可煎服。【药典】国家法定的记载药物的名称、性质、形状、成分、用量以及配制、贮藏方法等的书籍。【药锭】将药材粉碎成细粉,加适当粘合剂制成的固体药品,如紫金锭。【药方】(~儿)(1)为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2)写着药方的纸。【药房】(1)出售西药商店,有的能调剂配方,有的兼售中药的成药。(2)医院或诊疗所里供应药物的部门。【药粉】粉末状的药。【药膏】膏状的外敷药。【药罐子】(1)熬中药用的罐子。(2)比喻经常生病吃药的人(含嘲笑意)。【药衡】英美重量制度,用于药物(区别于‘常衡、金衡’)。【药剂】根据药典或处方配成的制剂。【药剂拌种】防治作物病害的一种方法,用杀菌药剂搅拌种子。例如用赛力散拌小麦种子,可以防治黑穗病。【药酒】用药材浸制的酒。如治疗风湿病、筋骨痛的虎骨酒等。【药理】药物在有机体内所起的变化、对有机体的影响及其防治疾病的原理。【药力】药物的效力。【药棉】医疗上用的消过毒的脱脂棉。【药面】(~儿)药粉。【药捻子】带药的纸捻或纱布条,外科治疗时用来放入伤口或疮口内。【药农】以种植或采集药用植物为主的农民。【药片】(~儿)片状的制剂。【药品】药物和化学试剂的总称。【药铺】出售中药的商店,主要按中医药方配药,有的兼售西药。【药石】古时指药和治病的石针:~罔效◇~之言(劝人改过的话)。【药水】(~儿)液态的药。【药筒】枪弹或炮弹后部装发射火药的圆筒,多用金属制成。俗称弹壳。【药丸】(~儿)制成丸状的药物。也叫药丸子。【药味】(1)中药方中的药(总称)。(2)(~儿)药的气味或味道。【药物】能防治疾病、病虫害等的物质。【药物性皮炎】亦称“药疹”。主要为口服或注射药物后引起的皮肤病。皮疹常为全身性,并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药械】农业、林业等施药用的器械,如喷雾器、喷粉器等。【药性】药的性质。【药性气】药的气味。【药胰子】<方>药皂。【药引子】中药药剂中另加的一些药物,能加强药剂的效力。【药皂】用脂肪酸盐和石炭酸、来苏等化学药品制成的肥皂,略有消毒作用。【药疹】由药物引起的皮疹。长期大量地使用某种药物,或患者对某种药品过敏,都会引起药疹。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