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顿纲振纪 > 顿纲振纪的成语解释

顿纲振纪

读音(发音): dùn gāng zhèn jì

详细解释(意思):整顿朝纲,重振法纪。

出处(典故): 《资治通鉴·周显王四十八年》:“夫贤者,其德足以敦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胡三省注:“顿,谓整顿。”

示例:

顿纲振纪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顿"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纲"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振"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纪"的成语

顿纲振纪相关推荐

成语"顿纲振纪"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顿纲振纪"逐字解释参考

dùn①以头叩地。《中山狼传》:“因~首杖下,俯伏听命。”②用足跺地。《兵车行》:“牵衣~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③上下抖动使整齐。《琵琶行》:“沉吟放拨插弦中,整~衣裳起敛容。”④停留;屯驻。《史记·李将军列传》:“就善水草~舍。”【又】停宿的地方。《海瑞传》:“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由是怨颇兴。”⑤困顿;疲弊。《谋攻》:“故民不~而利可金。”⑥马上;立刻。《训俭示康》:“家人习奢已久,不能~俭,必致失所。”⑦通“钝”,不锋利。《墨子·辞过》:“兵革不~,士兵不劳,足以征不服。”⑧舍弃。曹植《七启》:“~纲纵网。”⑨一次;一回。《范进中举》:“被胡屠户知道,又骂了一~。”⑩春秋时国名。故址在今河南项城县。zhūn见“顿顿”。dú冒(mò)顿,汉初匈奴族一个单于的名字。【顿顿】zhūnzhūn诚恳的样子。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gāng①鱼网上的总绳。《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引网之~。”【引】起决定作用的部分。《北史·源贺传》:“为政贵当举~。”成语有“纲举目张”。②唐、宋时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如“茶纲”、“盐纲”、“花石纲”。③法纪;秩序。【纲常】三纲五常的简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为三纲;仁、义、礼、智、信,是为五常。《宋史·叶味道传》:“正~以励所学,用忠言以充所学。”【纲维】⒈法纪。《报任安书》:“不以此时引~,尽思虑。”⒉维护。《三国志·魏书·刘放传》:“宣速召太尉司马宣王,以~王室。”⒊寺庙中管理事务僧人。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下》:“相传其诗~每日报竹平安。”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èn①举;举起。《过秦论》:“~长策而御宇内。”②抖动。《屈原列传》:“新浴者必~衣。”③奋起;振作。《教战守策》:“痿蹶而不复~。”④整顿。《史记·主父偃传》:“诸侯春~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⑤通“赈”,救济。《论积贮疏》:“大命将泛,莫之~救。”⑥通“震”,震动。《张衡传》:“如有地动,尊则~龙。”⑦通“震”,惊恐。《荆轲刺秦王》:“秦武阳色变~恐。”⑧通“震”,威吓。《谏太宗十思疏》:“~之以威怒。”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ì①丝的头绪。《墨子·尚同》:“譬若丝缕之有~。”②纲领;根本。《吕氏春秋·孝行》:“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也。”③纲纪;准则;法度。《吕氏春秋·孟春》:“无绝地之理,无乱人之~。”④料理;经营。陶潜《移居》:“衣食当须~,力耕不吾欺。”⑤记载;记述。《祭妹文》:“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存。”⑥史书体裁之一种。或记帝王事迹,如《汉书·高帝纪》;或记一代大事,如《史记·周本纪》。⑦十二年为一纪。韦应物《京师叛乱寄诸弟》:“弱冠遭世难,二~犹未平。”⑧世代;世。史岑《出师颂》:“历~十二,天命中易。”⑨岁;年岁。《晋书》:“但计秋收之时,以为年~。”⑩通“基”,基址。《诗经·秦风·终南》:“终南何有?有~有堂。”⑾通“改”,改易,变易。《国语·周语上》:“若国亡不过十年,数之~也。”【纪纲】⒈法度;法则。⒉治理;管理。⒊仆人。【纪纲地】伸张法纪的地方,喻谏官职务。【纪极】终极;限度。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